[发明专利]一种排烟风管用的自清理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8536.2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8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木山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烟风管 电机 室内 传动带 自清理 室外 连接框 上表面 排烟 传动连接 电机保护 整体设备 除尘箱 排烟扇 散热性 保证 壳罩 粘附 整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烟风管用的自清理机构,包括室外排烟风管、室内排烟风管、连接框和自清理机构,所述室外排烟风管设在室内排烟风管的右端,室外排烟风管和室内排烟风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设有连接框,此装置中电机设置在室内排烟风管的上表面,且电机通过电机保护壳罩住,代替了电机设置在室内排烟风管内部而容易粘附灰尘的方式,保证了电机能够正常工作,电机设置在室内排烟风管的上表面,保证了电机的良好散热性,且电机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排烟扇,传动带上还设有除尘箱,可对传动带进行实时清理,保证了传动带的整洁性,使得整体设备的使用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烟风管用的自清理机构。
背景技术
排烟管道排烟的目的是将室内的烟尘通过抽风机械排到室外,由于烟尘经常粘在管道上,排烟管道需要经常清洗。排烟管道应用范围很广,包括酒店,工厂等等,排烟风管是用来排除烟尘的一种装置,是电器控制设备的一种,在其内部设有过滤烟尘的装置,使其符合环保标准后再进行排出,绿色环保,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的排烟风管带动风机旋转的电机往往设置在排烟风管的内部,电机表面容易粘附烟尘,长时间使电机的散热性下降,必须由相关人员定期拆卸,才能保证排烟风管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烟风管用的自清理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烟风管用的自清理机构,包括室外排烟风管、室内排烟风管、连接框和自清理机构,所述室外排烟风管设在室内排烟风管的右端,室外排烟风管和室内排烟风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设有连接框,所述室外排烟风管的内部设有烟尘过滤装置,所述自清理机构为排烟扇,所述排烟扇位于室内排烟风管的内部,所述排烟扇固定套设在排烟扇固定轴上,所述排烟扇固定轴和室内排烟风管的走向一致;
所述排烟扇与排烟扇固定轴之间通过传动带配合连接,排烟扇固定轴能够带动所述排烟扇转动;
所述传动带的外侧设有自清理机构,所述自清理机构包括除尘箱固定架和除尘箱。
优选的,所述排烟扇固定轴上远离排烟扇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且传动带远离排烟扇一侧的排烟扇固定轴可转动的插合在排烟扇固定轴固定板上,所述传动带的上端穿过室内排烟风管的上表面并和电机上的电机传动轴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设在室内排烟风管的上表面,电机的一圈处设有相合槽,相合槽设在室内排烟风管的上表面,且相合槽的左端一侧固定设有一号固定板,所述一号固定板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前后两端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电机保护壳,所述室内排烟风管的内部还固定设有除尘箱固定架,除尘箱固定架凹字形结构的两端内壁贴合设在传动带的前后两侧,除尘箱固定架的右端凹字形结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除尘箱。
优选的,所述排烟扇固定轴固定板呈矩形板状结构,且排烟扇固定轴固定板固定焊接在室内排烟风管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保护壳呈无下表面的矩形壳体状结构,电机保护壳的下端开口边缘处和相合槽匹配设置,电机保护壳的一侧还设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除尘箱固定架左端呈矩形杆状结构并固定设在室内排烟风管的左侧内壁上,除尘箱固定架的右端呈凹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除尘箱的上表面设有集尘槽,两个除尘箱分别贴合在传动带的内外侧表面设置,且除尘箱上贴合传动带的一侧固定设有除尘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电机设置在室内排烟风管的上表面,保证了电机的良好散热性,且电机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排烟扇,传动带上还设有除尘箱,可对传动带进行实时清理,保证了传动带的整洁性,使得整体设备的使用效果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木山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木山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8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