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氧器用给水泵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6406.5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栾飞;贺阳;方文平;李富康;桓源;兰建斌;耿薇;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F04D29/42;F04D29/046;F04D29/044;F04D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壳 轴承箱 叶轮 泵端联轴器 给水泵 排水阀 除氧 穿过 电机联轴器 安全性能 实时调节 主轴一端 柱销连接 键连接 密封件 氧腐蚀 给水 伸入 出口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氧器用给水泵,包括泵壳,泵壳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泵壳上设置有排水阀,泵壳分别连接有位于其两侧的与第一轴承箱底部和第二轴承箱底部,泵壳中设置有主轴,主轴键连接有叶轮,叶轮位于泵壳中,主轴一端穿过泵壳伸入第一轴承箱,主轴另一端穿过泵壳和第二轴承箱设置有泵端联轴器,泵端联轴器通过柱销连接有电机联轴器,主轴与泵壳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易于维护;能够通过调节排水阀实时调节本发明泵壳中的压力,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降低氧腐蚀;给水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给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氧器用给水泵。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领域,目前工业锅炉最常用的除氧方式有热力除氧、解析除氧、真空除氧、氧化还原树脂除氧、炉内加Na2SO3除氧、海绵铁粉过滤除氧等几种方法,以上除氧方法,用在工业锅炉上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对无氧水体有特殊要求的领域,除氧器给水泵被普遍应用,除氧器的主要作用是除去给水中的氧气,保证给水的品质。水中溶解了氧气,就会使与水接触的金属腐蚀;在热交换器中若有气体聚集就会妨碍传热过程的进行,降低设备的传热效果。因此水中溶解有任何气体都是不利的,尤其是氧气,它将直接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除氧器给水泵本身又是给水回热系统中的疏水、化学补水及全厂各处水质合格的疏水、排气等均可通入除氧器汇总并加以利用,减少发电厂的汽水损失。目前,现有的除氧器用给水泵由于水流的冲刷,造成汽蚀、磨损、腐蚀和化学浸蚀以及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等问题,使得水泵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氧器用给水泵,能够实时调节泵壳内压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氧器用给水泵,包括泵壳,泵壳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泵壳上设置有排水阀,泵壳分别连接有位于其两侧的与第一轴承箱底部和第二轴承箱底部,泵壳中设置有主轴,主轴键连接有叶轮,叶轮位于泵壳中,主轴一端穿过泵壳伸入第一轴承箱,主轴另一端穿过泵壳和第二轴承箱设置有泵端联轴器,泵端联轴器通过柱销连接有电机联轴器,主轴与泵壳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泵壳内壁与叶轮之间设置有壳体耐磨环。
泵壳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处设置有气阀,其他通孔处均设置有第一螺堵。
第一轴承箱靠近泵壳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轴承盖,第一轴承箱与第一轴承盖之间设置有垫圈,第一轴承盖被主轴穿过,第一轴承盖与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第一轴承盖靠近泵壳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水环,第一挡水环套合在主轴上,主轴上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位于第一轴承箱中,第一轴承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螺母和第一定距环,轴承螺母和第一定距环均套合在主轴上,轴承螺母和第一轴承之间设置有垫圈,第一轴承箱中设置有第一管状游标,第一轴承箱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处分别设置有第二螺堵和第一透气帽。
第二轴承箱靠近泵壳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轴承盖,第二轴承盖与第一轴承箱之间设置有垫圈,第二轴承盖被主轴穿过,第二轴承盖靠近泵壳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水环,第二挡水环套合在主轴上,主轴上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位于第二轴承箱中,第二轴承一端贴合设置有第二定距环,第二轴承箱中设置有第二管状游标,第一轴承箱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第二透气帽。
密封件包括设置在叶轮一侧的轴套,轴套套合在主轴上,轴套与叶轮之间设置有垫圈,轴套上沿远离叶轮的方向依次设置有节流环、填料和填料压盖,节流环通过销与泵壳连接,填料压盖通过螺栓与泵壳连接。
密封件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密封件对称设置在叶轮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除氧器用给水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易于维护;能够通过调节排水阀实时调节本发明泵壳中的压力,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降低氧腐蚀;给水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64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