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后高效移栽紫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4751.5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本花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苏 移栽 覆土 全膜 穴播 小麦 品种选择 土壤肥力 重要意义 种植户 轮作 免耕 种植 地膜 整地 施肥 增产 土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后高效移栽紫苏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与小麦轮作的方式进行移栽紫苏苗,包括土地与品种选择、整地与施肥措施、移栽及种植密度等,调整了粮经结构比例,同时本发明还采用采用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麦后移栽紫苏,是通过免耕移栽紫苏,提高地膜利用率,土壤肥力,增加复种指数,同时可以可提高紫苏产量及品质,对提升其种植比较效益及种植户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后高效移栽紫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属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药、食、油、菜、香料兼用植物,也是迄今发现的种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55%~75%的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拔 260~2 010 m,北纬 20~34°区域。紫苏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山东、甘肃、四川、浙江和安徽等省区,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 60 种药食兼用作物之一,北方以油用为主,有西北、东北 2个传统产区,兼作药用,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抗病虫和适应性强的特性,适宜在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种植;南方以药用为主,兼作香料和食用。近年随着当地紫苏及其食用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紫苏种植面积及比较效益逐年提升,已成为种植区农民增收的重要农业产业。但由于传统的春播长期受春旱制约,影响了出苗和生长发育,产量低而不稳,影响种植户增收效果。为了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与小麦等作物轮作以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后高效移栽紫苏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后高效移栽紫苏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选择分枝能力强、抗倒性及抗病性强的紫苏等品种,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小拱棚育苗,选择靠北朝南、背风向阳的地方做苗床,然后将复合营养土倒入苗床中,与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播种;
(2)播种前将复合营养土浇透水,保持含水量75-80%即可播种,将种子播种入畦内,再用1-2cm厚的细土覆盖,7-8天后掀起小拱棚两头透气,同时定期浇水除草,可随浇水追施尿素,当苗长到适当时可进行移栽;
(3)在小麦收获过程中,注意小麦麦茬不能留的过高,机械收割时尽量避免划破地膜,小麦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柴禾杂草等,然后尽早移栽紫苏苗,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移栽,移栽前1天给育苗钵浇透水,并带营养土坨定植,选阴天或傍晚移栽;
(4)在地膜上按照株距打穴,把培育好的紫苏苗带土移入穴中,移植后浇足定根水,待水渗后再覆土,覆土不宜过多,略低于地面即可,缓苗8-10天后根据紫苏的不同生长时期施用不同的肥料,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5)当植株变成浅黄色,结穗变成浅褐色,籽粒由白色变成浅褐色时即可收获。收割后扎捆堆放,促进后熟,人工脱粒,清选晾晒,籽粒含水量在13%以下,即可安全储藏。
所述的一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后高效移栽紫苏的方法,步骤(1)所述的苗床的长10m,宽1.1m、深0.2m左右。
所述的一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后高效移栽紫苏的方法,步骤(1)所述的复合营养土为将优质农家肥,加适量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或者尿素先混合均匀,然后与肥沃的耕作土按照3:7比例充分混合即可。
所述的一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后高效移栽紫苏的方法,步骤(2)所述的当苗长到适当时可进行移栽,具体是指当苗控制在株
高10-20cm,茎粗≥0.50cm,主茎4-6对叶片,节间粗短,叶色深绿,叶片肥大时可进行移栽。
所述的一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后高效移栽紫苏的方法,步骤(4)所述的按照株距打穴,具体的控制株距为0.4-0.6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本花,未经李本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4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下一篇:一种降低氧化胁迫诱导植物花青素积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