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分级过滤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3310.3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利诚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潘艳霞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分级 过滤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水分级过滤净化系统,包括沉淀过滤池、更换升降装置和分级过滤装置,所述的更换升降装置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沉淀过滤池的后端,分级过滤装置的后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更换升降装置,分级过滤装置间隙配合在沉淀过滤池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污水在排放过程中经过三级深度处理,进而保障排放污水的指标,减少对自然河流的污染,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对于需要经常更换的污水处理设备,在安装和更换上都极为方便,便于实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水分级过滤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污水排出的指标达标,需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进而减少对自然河流的污染。专利号为CN201620192643.5的公开了一种多级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池、锥形污水管、高压筒、排污管、污水处理池、污水管、二级污水处理池、三级污水处理池、四级污水处理池、清水管道和清水储蓄罐;所述锥形污水管设置在污水收集池的正下方;所述高压筒设置在污水收集池的右侧;所述高压筒设置有推杆、液压机和距离感应器;所述推杆设置在高压筒的上方;所述推杆设置有通气孔、密封塞和距离感应器;所述通气孔设置在密封塞上;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推杆下方;所述液压机设置在高压筒的上部外壁;所述距离感应器设置在密封塞的内部;所述排污管设置在高压筒的右下方;所述排污管设置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设置在排污管上。但是该设备在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更换和安装上较为繁琐,使用过程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分级过滤净化系统,其有益效果为使污水在排放过程中经过三级深度处理,进而保障排放污水的指标,减少对自然河流的污染,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对于需要经常更换的污水处理设备,在安装和更换上都极为方便,便于实际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分级过滤净化系统,包括沉淀过滤池、更换升降装置和分级过滤装置,所述的更换升降装置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沉淀过滤池的后端,分级过滤装置的后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更换升降装置,分级过滤装置间隙配合在沉淀过滤池内。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优化,一种污水分级过滤净化系统,所述的沉淀过滤池包括凹底板、进水管、外壁、中壁、内壁、第一流通池、第二流通沉淀池、第三混凝过滤沉淀池、第二通口、第一通口、第二阀门插槽、第一阀门插槽、第一流通池回收口、第二流通沉淀池回收口和第三混凝过滤沉淀池回收口,外壁、中壁和内壁均固定连接在凹底板上,第一流通池、第二流通沉淀池和第三混凝过滤沉淀池内均设置有多个滑槽,中壁设置在外壁内,内壁设置在中壁内,第一流通池设置在外壁和中壁之间、第二流通沉淀池设置在中壁和内壁之间、第三混凝过滤沉淀池设置在内壁内,进水管固定连接在外壁的左端,进水管连通第一流通池,第一通口设置在中壁的右端,第一通口连通第一流通池和第二流通沉淀池,第二通口设置在内壁的左端,第二通口连通第二流通沉淀池和第三混凝过滤沉淀池,第二阀门插槽设置在内壁的左端,第二阀门插槽连通第二通口,第一阀门插槽设置在中壁的右端,第一阀门插槽连通第一通口,第一流通池回收口设置有四个,第二流通沉淀池回收口设置有两个,四个第一流通池回收口、两个第二流通沉淀池回收口和第三混凝过滤沉淀池回收口均设置在凹底板上,四个第一流通池回收口设置在第一流通池的下端,两个第二流通沉淀池回收口设置在第二流通沉淀池的下端,第三混凝过滤沉淀池回收口设置在第三混凝过滤沉淀池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优化,一种污水分级过滤净化系统,所述的更换升降装置包括底板、滑动凹槽、滑块板、驱动电机和螺纹套,底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凹底板的后端,滑动凹槽设置在底板上,滑块板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动凹槽内,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滑块板上,螺纹套的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的传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利诚环保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利诚环保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3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