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防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2478.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4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7/14;H04L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坦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组件 防伪识别 加密信息 物品防伪 移动终端 计算机 加密信息发送 假冒伪劣物品 第一处理器 程序指令 物品真伪 赝品 物联网 有效地 区块 调用 替换 鉴别 伪造 返回 检测 配置 销售 | ||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物品防伪系统,包括待测物品、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所述移动终端中第一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步骤:获取待测物品的加密信息,并将所述加密信息发送至计算机,所述待测物品包括感应组件,所述加密信息由所述感应组件的状态信息所得;接收所述计算机返回的防伪识别结果。该系统通过待测物品的感应组件检测待测物品实时的状态信息,对状态信息进行防伪识别,即可鉴别物品,防止伪造者破坏待测物品的包装,避免调包转移、以假乱真的现象,实现快捷、有效地识别物品真伪,避免用赝品替换物品、以销售假冒伪劣物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品防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假货问题越来越严峻,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种物品防伪技术,如最新采用区块链的技术。
然而,当前的防伪技术都存在被破解的漏洞。以当前最普遍使用的防伪标签技术为例,防伪标签技术原理是:利用印有防伪查询码的防伪标识,记录产品的信息编码(10-24位),由系统服务中心的计算机识别系统和公用电话网组成查询网络,或在互联网上进行查询。防伪标签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是:在每一件入网产品出厂前粘贴一枚防伪标识,防伪标识上隐含着一组由0-9数字组成的防伪查询码,并且是与该件产品唯一对应的查询码。防伪查询码是按照系统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再进行重新变换组合。经过变换后的防伪查询码变成一个没有规律、无序的编码,使伪造者无法寻找其对应含义,从而有效的防止大批量伪造生产的可能性。
防伪查询码记录被保护产品的相关信息,具有唯一性、一次使用性和综合防伪的功能。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拨通指定查询电话,按电脑语音提示,输入防伪标识上的防伪查询码,或通过互联网提示,输入防伪标识上的防伪查询码,数据处理中心的计算机识别系统将所输入的防伪查询码按某种规律断开,对前一部分防伪查询码通过特定的算法,计算出后几位防伪查询码。然后系统自动将计算出的防伪查询码与电话或互联网输入的防伪查询码进行对比。如相符,则调出相应的语音文件,回答:您所查询的产品为XX厂出产的XX产品,保质期XX年,是正牌产品。
上述防伪方法存在一种难于解决的造假方式:产品假冒伪劣者从地下作坊等渠道获取真品的防伪标签,并将之粘贴在假冒产品上面,消费者购买物品时,除了物品不一样,其余信息都是真的,或者,用赝品替换原物品,而包装和防伪标签都用原有的,这样除了物品本身是假的,其他的都是真的。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物品信息上传到区块链上,物品信息是真的,但是物品是假的,同样无法实现真正的防伪溯源。
现有技术对物品采用防伪标签等方式,存在标签被伪造、替换或真品被假货替换等漏洞。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领域,存在物品信息与物品无法绑定的问题,会导致如下场景:虽然,物品信息存储于区块链,但是,物品本身可能被替换。
如何快捷、有效地实现物品防伪识别,防止防伪标签被替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防伪系统,能够快捷、有效地实现物品防伪识别,防止防伪标签被替换。
第一方面,一种物品防伪系统,包括待测物品、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输入设备、第一输出设备和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第一输入设备、第一输出设备和第一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物品的加密信息,并将所述加密信息发送至计算机,所述待测物品包括感应组件,所述加密信息由所述感应组件的状态信息所得;
接收所述计算机返回的防伪识别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加密信息包括哈希值,所述哈希值由所述待测物品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哈希运算所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