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2414.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洪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有珍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22/05;A01C1/08;A01G22/35;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害 茄子黄萎病 栽培 防治 治理 茄子种子 水肥管理 有效控制 植株 黄萎病 杀菌 移栽 嫁接 土壤 治疗 预防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本发明首先从土壤的选择、种子的选择上进行改进,制成含有杀菌成分的药土进行茄子种子的孕育,接着在嫁接、移栽时分别采用不同的水肥管理方法进行病害的预防,选用适合的药剂对已经发生病害的植株进行适合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以及扩大。本发明采用的防治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处理方法简单,操作便捷,效果好,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果菜类种植面积的扩大,此病呈逐年加重之势。此病对茄子生产为害极大,发病严重年份绝收或毁种。病害多在门茄坐果后开始发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晴天高温,病株萎蔫,夜晚或阴雨天可恢复,病情急剧发展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症状由下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浸染,病菌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6~8 年,其中微菌核可存活 14 年左右。第二年从根部伤口、幼根表皮及根毛侵入,然后在维管束内繁殖,并扩展到茎、叶、果实、种子。当年一般不发生再侵染。因此,带菌土壤是本病的主要侵染源,带有病残体的肥料也是病菌的重要来源之一。病菌也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越冬,带病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病菌在田间靠灌溉水、农具、农事操作传播扩散。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发病适温为19~24℃。茄子从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 15℃,持续时间长,或雨水多,或久旱后大量浇水使地温下降,或田间湿度大,则发病早而重。温度高,则发病轻。重茬地发病重,施未腐熟带菌肥料发病重,缺肥或偏施氮肥发病也重。因此,掌握茄子黄萎病发病症状及其规律,及早预防,以减少它的为害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发生过黄萎病的地块要与非茄科植物轮作4年以上,同时选择对黄萎病具有一定抗性的优质茄子品种,然后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
(2)应用不重茬的田园土为基础,与农家肥、马粪按照等体积混合均匀,过50目筛,得到床土,每立方米床加入8-10g50%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制成含药床土,将1/3撒在床面上,2/3作为盖土用;
(3)采用托鲁巴姆作为茄子嫁接的砧木进行嫁接栽培,设施栽培嫁接茄子在定植前一周可采用硫磺粉熏蒸对设施空间和农具进行消毒预防黄萎病,在10㎝地温15℃以上时进行定植,定植时和定植后避免浇冷水,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增
施磷、钾肥;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季节,要小水勤浇,使土壤不干不裂,减少伤根,控制发病;门茄坐果后,每亩追氮肥10-15㎏,以增强抗病能力;
(4)移栽时穴施微生物菌剂20-30千克每亩,对目前已发生黄萎病的茄子,根部已开始腐烂的应及时拨出病株,对刚刚开始表现萎焉症状的茄子,可在根部灌施药液,及时连根带周围土壤进行拔除,并在周围植株用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浇根,往后每隔8-10天再浇1次根,连续浇根2-3次;最后在收获后彻底烧毁清除田间病原体。
所述的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步骤(1)所述的非茄科植物,以葱蒜类植物为代表,轮作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有珍,未经洪有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始槭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薇高接换种的嫁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