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01407.0 申请日: 2018-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8410781B 公开(公告)日: 2021-07-30
发明(设计)人: 张轩;黄忠良;蒋丽娟;冯冲凌;李辉;闫紫微;吴子剑;黄兢;覃晓莉;马江山;郁培义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02;C02F3/34;B09C1/10;C12R1/37;C02F101/20;C02F101/22
代理公司: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代理人: 郑隽;吴婷
地址: 410018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耐受 重金属 变形 杆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环境治理领域,涉及一种变形杆菌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及其应用,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是从重金属矿区种植的植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微生物Proteus sp.Ch‑8,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的菌株保藏号:CGMCC No.157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南方典型重金属铅、锌、镉都具有高耐受水平和高去除效率、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外源污染破坏以及为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提供新的选择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领域,涉及一种变形杆菌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三大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中,生物修复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生态效益明显等优点,被誉为“绿色修复技术”而得到广泛认可。微生物修复作为生物修复的一种,近年来成为热门的研究内容。土壤微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土著微生物或人工驯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降低土壤中有害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害物质的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富集(如生物积累、生物吸着)和生物转化(如生物氧化还原、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以及重金属的溶解和有机络合配位降解)等作用方式。土壤微生物修复应用成本低,对土壤肥力和代谢活性负面影响小,可以避免因污染物转移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同时,细菌作为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其个体小、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繁殖迅速、代谢旺盛,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微生物遗传稳定性差、易发生变异,一般不能将污染物全部去除。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和累积容量有限,而且须与土著菌株竞争,受环境影响显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南方典型重金属铅、锌、镉都具有高耐受水平和高去除效率、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外源污染破坏以及为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提供新的选择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所述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是从重金属矿区种植的植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微生物Proteus sp.Ch-8,所述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的菌株保藏号:CGMCC No.15712,保藏日期:2018年4月28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提供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是从重金属矿区种植的刺槐的根际土壤分离获得的。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提供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是从湖北大冶尾砂矿种植的刺槐的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微生物。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提供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是耐受铅、锌以及镉的植物的根际土壤微生物。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提供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的重金属Pb2+的最小抑菌浓度是1500mg/L或7.24mM;所述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的重金属Zn2+的最小抑菌浓度是900mg/L或13.77mM;所述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的重金属Cd2+的最小抑菌浓度是2800mg/L或24.91mM。

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在治理重金属污染时的应用。

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在治理重金属铅污染、锌污染以及镉污染时的应用。

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在去除土体或水体中金属铅、锌以及镉时的应用。

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耐受重金属的变形杆菌的筛选方法,所述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根际土样品:刺槐的根际土壤材料采自湖北省黄山市大冶矿区刺槐根部去除地表0-10cm土壤后,顺着刺槐根将轻轻从根上抖落下来的土壤以及松散或紧密粘附在根系表面的土壤于密封袋4℃保存,24h内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1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