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气压流体输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8525.0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赵术胜;查后武;莲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导管 密封盖 流体 下行 调速开关 流体输入 密封罐体 重力气压 底端 医疗器械技术 一体式密封 腹胀 密封管体 外壁顶部 胃内压力 下行压力 一端连接 调速器 流体滴 注液嘴 滴入 外壁 阻塞 畅通 外部 观察 开放 | ||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重力气压流体输入器,包括密封管体,密封罐体的底端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外壁顶部设有调速开关,密封盖的外壁底部设有一体式密封观察调速器,密封盖的底端连接有流体导管,流体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液嘴,本发明下行流体导管是开放畅通的,流体导管的外部不安装可以改变流体导管内径的装置,从而解决阻塞问题,本发明以流体自身重力为下行动力,通过调节调速开关,控制进入密封罐体的空气,控制下行流体的滴入速度,当流体滴入结束,重力的下行压力小于胃内压力,流体自己停止,避免空气进入胃内的腹胀情况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力气压流体输入器。
背景技术
病人在不能正常进食,而又需要摄入食物以维持生命的正常营养需要,
一般通过插入鼻饲胃管或鼻饲胃肠管来辅助病人进食,现市场上有三种连接鼻饲胃管或鼻饲胃肠管辅助病人进食装置:1.鼻饲流体食物袋,些类装置以外置轮改变滴入流体管径来达到控制滴入速度,缺点:流体滴入过程中以阻塞,流体内的颗粒物多大小不以,大颗粒物通过狭窄处阻塞,流体滴入停止;2.自动机械流体注入机器,以定速,定速泵入,缺点:机械价格较高,定速定量输入恒定,如胃内压力增高,机械继续泵入,可引发吐呕,引发吸入性肺炎等;3.人员使用大号注射器推入食物,人力资源消耗较大,短时间快速推入大量食物可引发:急性胃扩张,至呕吐,吸入性肺炎,人工推入24小时总量较少,多数病人发生营养不良;以上三种,缺点明显,不能满足不能自行正常进食病人的生活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重力气压流体输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气压流体输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力气压流体输入器,包括密封管体,密封罐体的底端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外壁顶部设有调速开关,密封盖的外壁底部设有一体式密封观察调速器,密封盖的底端连接有流体导管,流体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液嘴。
优选的,调速开关包括调节杆,调节杆的顶端设有握手,调节杆的外壁设有两组密封圈,调节杆的底端连接有调节螺栓。
优选的,调速开关还包括保护壳,保护壳的底端与密封盖相连。
优选的,调节螺栓位于保护壳内,调节螺栓与密封盖螺接。
优选的,保护壳的内腔底部开设有气体槽,且气体槽与密封盖相连通。
优选的,两组所述密封圈与保护壳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市面流体输入袋,调速开关均是把调速滚轮加装在流体下行导管外,以调节滚轮对流体导管的外壁压力,改变流体导管的内径,来完成调节速度的,流体阻塞部位常见内径狭窄部位,本发明下行流体导管是开放畅通的,流体导管的外部不安装可以改变流体导管内径的装置,从而解决阻塞问题;
2.流体通过流体导管到达注液嘴后,注液嘴联接鼻饲胃管流体通过注液嘴进入鼻饲胃管内,缓慢滴入胃内,市面上的自动机械流体注入机器,在流体输入过程中,需要先调试自动机械的注入速度,有一定技术要求,调节注入速度后,机械以设定速度注入,本发明以流体自身重力为下行动力,通过调节调速开关,控制进入密封罐体的空气,控制下行流体的滴入速度,当流体滴入结束,重力的下行压力小于胃内压力,流体自己停止,避免空气进入胃内的腹胀情况的发生,本发明以流体重力为下行滴入动力,注入和滴入速度通过进入密封罐体的空气量和速度调节完成,流体下行压力比自动机械流体注入机器注入压力小,在流体滴入过程中如出现胃内压大于流体重力下行压力,流体在压力差出现时,以不能滴入胃内,从而避免因胃内压力增高而继续滴入流体,引发的急性胃扩张,发生呕吐,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未经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8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