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8130.0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8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鲁裕婷;赵天乐;张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16 |
代理公司: | 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马鲁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电源 电网 低电压穿越控制 电力系统安全性 光伏并网逆变器 电网发生故障 并网点电压 电网电压 电压异常 恶劣影响 感性阻抗 无功功率 扰动 抬升 脱网 切除 支撑 | ||
1.一种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建立并网逆变器在电网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的功率模型,将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数学模型由d-q坐标系变换为α-β坐标系,得到α-β坐标系下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数学模型;
步骤二、根据计算的正负序电压幅值,判断跌落类型,根据跌落类型,计算正负序无功功率的给定值Q*,然后通过直流电压外环计算出并网逆变器输出的平均有功功率P*;
步骤三、根据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数学模型,以及无功功率的给定值Q*和平均有功功率P*,确立抑制网侧负序电流为主的控制目标,计算出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的电流内环的正负序电流指令参考值;
步骤四、建立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完成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参数的选择,从而完成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设计,经过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对α-β坐标系下正负序电流参考值的无静差跟踪,完成对低电压穿越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建立的并网逆变器在电网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的功率模型具体为:
式中,P0为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直流量,Q0为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直流量,Psin2,Pcos2分别为有功功率二次正弦、余弦分量系数;Qsin2,Qcos2分别为无功功率二次正弦、余弦分量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得到的α-β坐标系下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数学模型为:
式中,P0为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直流量,Q0为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直流量,Psin2,Pcos2分别为有功功率二次正弦、余弦分量系数;Qsin2,Qcos2分别为无功功率二次正弦、余弦分量系数,eα,eβ代表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下三相电网电压,iα,iβ代表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下三相电网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正负序无功功率的给定值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并网逆变器输出的平均有功功率P*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vp和kv1分别为电压外环的PI控制器的比例增益和积分增益,UMPPT为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下的输出电压,UPV为光伏输出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计算出的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的电流内环的正负序电流指令参考值为:
P*为逆变器传送至电网的有功功率,Q*为逆变器传送至电网的无功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种建立的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具体为:
ωc为带宽角频率,ω0为谐振角频率,kp为比例系数,kr为谐振增益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81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