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脆李嫁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7405.9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8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阳县瓦房水榭农旅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2/3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330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穗 砧木 萘乙酸溶液 溶液浸泡 透明箱罩 吲哚丁酸 固定套 樱桃树 喷洒 嫁接 切面 固定套箍 水平切断 楔形削面 砧木切面 不定根 嫁接刀 透明箱 掉落 削平 虫害 箍紧 下端 枝条 成活率 侵袭 并用 融合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青脆李嫁接方法,具体步骤为:(1)选择3~4年生的樱桃树作为砧木,将樱桃树水平切断,在切面处喷洒萘乙酸溶液;(2)取优质青脆李枝条,用吲哚丁酸溶液浸泡后作为接穗;(3)把砧木切面用刀削平,再用嫁接刀直劈长1.5~2cm左右的劈口,把采好的接穗下端也削成长1.5~2cm的楔形削面,将接穗插入劈口,用固定套将砧木接穗处箍紧,再用一个透明箱罩住接穗并使透明箱与固定套固定。本发明中在砧木切面上喷洒萘乙酸溶液,并用吲哚丁酸溶液浸泡接穗,促进接穗不定根的生成,加快接穗与砧木的融合,然后用固定套箍紧砧木,防止了接穗从砧木上掉落的情形,用透明箱罩住接穗,避免了虫害的侵袭,这样提高了接穗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脆李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青脆李,是一种蔷薇科李属植物,果皮呈浅黄绿色、果肉呈淡黄白色,香脆可口,富含维生素、果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对血红蛋白再生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青脆李的繁殖方法有嫁接、扦插和分株等,其中嫁接是指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一般选用具有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
嫁接繁殖可以节约利用母本枝条、繁殖系数大,成苗快。嫁接繁殖还可以利用砧木的优良特性,提高栽培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扩大栽培区域。砧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栽培品种的某些特性,如使栽培品种植株矮化、提早果实成熟期等。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使用嫁接繁殖,这样有利于提高青脆李的种植效益。
现有的嫁接方法中,对接穗上端剪口用塑料薄膜绑实,防止水份蒸发和虫害,如干澡、风大天气,必须用透明的塑料袋,里面再放吸足水的小棉球后,把自接口以上部分罩住并把袋口扎紧。这种方法中用宽塑料条进行绑紧包严,有时绑扎的不牢固,或在外力的作用下易造成砧木和青脆李接穗脱离,导致嫁接青脆李接穗的成活率不高,其次,使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接口以上部分后,风雨天气或者其他外力可能会导致塑料袋破损,塑料袋破损后可能发生水份蒸发和虫害,导致嫁接青脆李接穗的成活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青脆李嫁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青脆李嫁接后成活率不高的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一种青脆李嫁接方法,具体步骤为:
(1)选择3~4年生的樱桃树作为砧木,将樱桃树离地60~100cm,树杆直径为5~10cm处水平切断,在切面处喷洒萘乙酸溶液;
(2)取优质青脆李枝条,用浓度为80~90ppm吲哚丁酸溶液浸泡1~2小时后,作为接穗;
(3)把砧木切面用刀削平,再用嫁接刀直劈长1.5~2cm左右的劈口,把采好的接穗下端也削成长1.5~2cm的楔形削面,将接穗插入劈口,用固定套将砧木接穗处箍紧,再用一个透明箱罩住接穗并使透明箱与固定套固定;
(4)30~40天后拆下固定套和透明箱,嫁接完成。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选用3~4年生的樱桃树作为砧木,能满足青脆李接穗的营养需要,在砧木切面上喷洒萘乙酸溶液,并用吲哚丁酸溶液浸泡接穗,促进接穗不定根的生成,加快接穗与砧木的融合,然后用固定套箍紧砧木,防止了接穗从砧木上掉落的情形,用透明箱罩住接穗,避免了虫害的侵袭,这样提高了接穗的成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阳县瓦房水榭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绥阳县瓦房水榭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7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