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距离控制的匹配梁节段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6643.8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石雪飞;高毅;李小祥;宋军;傅青松;刘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英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距离 控制 匹配 梁节段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短线法节段梁预制中基于距离控制的匹配梁节段定位方法,通过实时测量匹配梁节段靠近固定端模的截面上最外侧的4个特征点与固定端模靠近匹配梁节段的截面上最外侧的4个特征点间的12个距离,确定匹配梁节段与固定端模的相对空间位置,从而精确控制匹配梁节段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该方法避免了因测量塔沉降或其他场地原因导致的误差以及人因误差,提高了定位效率,节省了人工费,提升了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短线法节段梁预制中基于距离控制的匹配梁节段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短线法节段梁预制拼装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由于短线法预制每个台座每次只浇筑一个节段,该技术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就在于预制时的线型控制,突出表现为匹配梁段的精确定位问题。现有的匹配梁定位方法多是采用控制点坐标定位,即修建两个固定的测量塔,内置全站仪,通过测量人员观测匹配梁节段上表面预埋控制点的坐标进行精确定位。
采用测量塔基于坐标控制的定位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测量塔的沉降会严重干扰定位精度,测量人员工作失误会导致的人因误差,测量人员反复观测带来的时间成本以及伴随着人工高精度测量所带来的高额人工费用等。如果将定位过程尽可能的自动化、精简化,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方法中测量塔沉降难以控制、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人因误差和人工测量带来的高额时间与金钱成本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更高精度、更高效、更经济的基于距离控制的匹配梁节段的定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短线法节段梁预制中基于距离控制的匹配梁节段定位方法,通过实时测量多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精确控制匹配梁节段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
具体而言:通过实时测量匹配梁节段靠近固定端模的截面上最外侧的4个特征点与固定端模靠近匹配梁节段的截面上最外侧的4个特征点间的12个距离,确定匹配梁节段与固定端模的相对空间位置,从而精确控制匹配梁节段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
所述的12个距离为固定端模上的4个特征点分别每个点与匹配梁节段上与该特征点相对应的特征点以及其他2个相邻特征点的距离。
实时测量距离的设备采用摄影测量设备或激光测距仪。
进行施工放样的方法为:通过液压千斤顶调整匹配梁节段的位置,至所述的距离与距离理论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所述距离理论值根据之前浇筑梁段的误差调整计算得出。
本发明采用了基本力学概念中约束自由度的原理,将固定端模和匹配梁节段视为刚体,控制两者间点与点的距离相当于施加了两者间的链杆约束;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固定端模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相当于与大地固结,则每限制一个距离就相当于匹配梁节段的刚体运动自由度减少1;刚体在空间内运动共有9个自由度,则通过限制9个特定的控制距离即可完全约束住匹配梁节段的空间位置。为增加精度和测量的系统性,共选取了12个控制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采用距离测量方法进行定位,控制固定端模和匹配梁节段间的相对坐标(距离),避免了因测量塔沉降或其他场地原因导致的误差;
采用摄影测量/激光测距仪进行距离观测,可由相关仪器自动得到观测结果,避免了观测过程中的人因误差;
采用摄影测量/激光测距仪进行距离观测,过程简明,可以实时得到距离数值,提高了定位效率;
采用摄影测量/激光测距仪进行距离观测,节省了人工精密测量所需的高额人工费,经济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固定端模与匹配梁节段以及待测距离空间位置轴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英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英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6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光路光纤精密位移传感器
- 下一篇:钢轨磨耗深度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