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融雪剂自动渗滤弃流和雨水收集的海绵型道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5940.0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哲;吴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汪洋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沟 弃流装置 海绵 融雪剂 雨水储水池 雨水收集 不透水 绿化带 渗滤 雨水 道路两侧 绿化植物 铺装结构 市政用水 便利性 储水池 排水池 融雪水 冻胀 浮球 透水 水池 蓄积 存储 建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融雪剂自动渗滤弃流和雨水收集的海绵型道路,主要包括道路、排水沟、弃流装置、雨水储水池、绿化带;所述道路为不透水道路;排水沟包括主排水沟、第一排水沟、第二排水沟,第一排水沟与弃流装置相连接,第二排水池与储水池相连接;弃流装置包括弃流水池、浮球;本发明优点是由于设置有弃流装置和雨水储水池等结构,解决了目前海绵型道路融雪剂对道路两侧绿化植物造成的侵害以及雨水的蓄积利用的问题,该系统道路采用不透水路面,解决了冬季融雪水进入透水铺装结构层而产生冻胀而破坏路面的问题,增加市政用水的便利性,同时设置有绿化带,又实现了雨水的渗透、收集、存储和利用功能,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层隧道技术,尤其涉及了一种具有融雪剂自动渗滤弃流和雨水收集的海绵型道路。
背景技术
水资源作为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为了获取水源,许多地区相继花费巨额投资长距离引水,与此同时,大量工业、农业污水排入自然水体,造成了巨大的环境问题,使得水资源的供需更加紧张。同时,“海绵城市”的建设思路强调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常用融雪剂以盐类为主,路面上盐将冰融化后,随雪水流淌。盐类物质进入地下以后,势必会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食用被融雪剂污染的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由于工业盐没有使用标准,工业盐多含有亚硝酸盐,人饮用后会出现慢性中毒,如果量大可以致人死亡。因此,融雪剂的负面损害不可小视。现在市面上所说的环保融雪剂氯化钙其实并不环保。只要是融雪剂,它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从化学上讲氯化钠、氯化钙两种物质都是盐,对工程和绿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氯化钙的好处在于它的冰点比氯化钠更低,-20℃以下都能用,对植物、土壤的损害略小,可是也不能说它环保。因此,除雪融冰应该慎用融雪剂,切莫一时急用,造成长远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融雪剂进入地下污染水资源的问题,同时可以储存雨水并加以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融雪剂自动渗滤弃流和雨水收集的海绵型道路,包括道路、排水沟、弃流装置、雨水储水池、绿化带、主排水沟、第一排水沟、第二排水沟、弃流水池、浮球、污水管道、渗流孔、水泵;所述的道路为不透水道路,道路上表面的形状为弧形,且弧度为五度,道路两侧为绿化带,绿化带下部设置有排水沟、弃流装置、雨水储水池,排水沟依次连接弃流装置、雨水储水池;排水沟包括主排水沟、第一排水沟、第二排水沟,主排水沟位于绿化带下方,在主排水沟下方依次设置第一排水沟、第二排水沟;第一排水沟与弃流装置相连接,第二排水池与雨水储水池相连接;弃流装置包括弃流水池、浮球、渗流孔,弃流水池内部设置有浮球,浮球的直径大于第二排水沟的管径,弃流水池底部设置有渗流孔,弃流水池通过渗流孔与污水管道相连接;雨水储水池与水泵连接,用于灌溉植被。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水沟、雨水储水池、弃流水池,每隔20~30m设置有一个,在道路两侧交叉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雨水储水池、弃流水池的大小根据工程实地的降雨量、降雪量设置,大小要高于降雨量、降雪量,防止融雪剂流入绿化带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海绵型道路工作步骤为:
冬季时,弃流水池内水位低,弃流水池的浮球处于打开状态,融雪时,雪水通过主排水沟、第一排水池进入弃流水池;
夏季时,弃流水池内水位低,弃流水池的浮球处于打开状态,降雨时,初期具有污染性的雨水通过主排水沟、第一排水池进入弃流水池;当弃流水池的浮球上浮,浮球将第一排水池堵住,处于关闭状态,雨水将不能进入到弃流水池,雨水通过主排水沟、第二排水池进入雨水储水池以储存利用;降雨过后,弃流水池内的雨水通过渗流孔缓缓渗出,使得弃流的雨水在降雨后三天后全部流净,以达到三天内如果有重复降雨,不需要弃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5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