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4527.2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7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93 | 分类号: | B28B1/093;B28B1/29;B28B7/28;B28B7/02;B28B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地面上预制混凝土台座;2)在台座上预设吊装钢绞线,安装钢垫板,再在台座上设置槽钢,在槽钢内设置密封胶棒;3)进行外模的侧模板的吊装,通过下关模螺杆将立柱的下部锁紧固定;4)在台座、钢垫板以及侧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5)在外模内铺设箱梁钢筋;6)将内模吊装到箱梁钢筋内侧,通过锁紧螺栓将内模固定;7)通过上关模螺杆将立柱的上端相连,然后吊装端模板;8)浇注混凝土;9)脱模,然后将混凝土箱梁吊装到存放区。本发明施工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箱梁的成型质量,并且避免模板在施工过程中收到损坏,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在桥梁、公路等大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混凝土箱梁结构,由于市政及公路混凝土箱梁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功能要求的多样性、大跨度等特点,给混凝土箱梁的制作、安装施工带来了很多技术难题;为此,人们开始大量采用预制结构的混凝土箱梁。
目前,在混凝土箱梁的预制过程中,需要进行模板的吊装、搭设并固定;然后铺设钢筋,再进行混凝土灌注;最后等待混凝土固化成型。但在模板的搭设过程中,由于模板较重,在吊装的过程中,都是通过钢绞线固定在模板上,然后通过吊车等工具进行吊装,但这样很容易造成模板的损坏,从而容易造成模板之间的连接处漏浆等;同时,在模板的固定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模板两侧高度不一致,尤其是两侧模板的高度,并且在后期也不便于进行调节修正,从而导致混凝土箱梁的成型质量较差;而在脱模过程中,尤其是在侧模板的脱模过程中,也主要是直接拉拽侧模板,这样也容易导致模板损坏。
另外,在内模的固定过程中,主要通过整个模具上方的压紧板配合压紧杆进行压紧固定,但是,在灌注混凝土后,其所产生的浮力会导致内模上浮或倾斜,现有的压紧结构无法保证内模的位置,并且,由于压紧杆与内模为点接触,也容易因受力不均与而造成内模变形等,不仅影响脱模,也使得混凝土箱梁的成型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混凝土箱梁施工较为复杂,成型质量较差,并且模板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施工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箱梁的成型质量,并且避免模板在施工过程中收到损坏,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预制混凝土台座,在台座上侧面靠近两端处分别设有横向贯穿台座两侧的开口槽,且该开口槽的槽口呈台阶状;在台座上侧面靠近两侧处分别沿其长度设有一阶梯槽;在台座上预埋若干螺纹丝杆,该螺纹丝杆整体呈L型,其水平段预埋于台座内;在台座内还预埋有若干关模PVC管,所述关模PVC管横向贯穿台座的两侧,且所述关模PVC管位于同一水平面;
2)在台座上的开口槽内预设吊装钢绞线,然后在槽口处安装钢垫板,并使钢垫板的上侧面与台座的上侧面平齐;再在台座上的两阶梯槽内分别设置槽钢,所述槽钢将阶梯槽填满,其上侧面与台座的上侧面平齐,且台座两侧的槽钢的槽口方向相背离,并分别朝向台座的两侧;在台座两侧的槽钢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密封胶棒,且该密封胶棒凸出于槽钢的槽口;
3)利用侧模板专用吊具进行外模的侧模板的吊装,并使侧模板的内侧靠近下边缘处与密封胶棒紧贴;然后在外模的侧模板外侧的立柱下方设置调节工具,通过该调节工具调节侧模板的高度,最后通过穿过台座上的关模PVC管的下关模螺杆将相对两侧的侧模板外侧的立柱的下部锁紧固定;
4)重复步骤3)直至台座两侧的侧模板安装完毕;然后在台座、钢垫板以及侧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
5)在外模内铺设箱梁钢筋,在箱梁钢筋内竖直设有若干PVC排水管,其中,与台座上的螺纹丝杆对应位置的PVC排水管套入螺纹丝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4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桁架组件及3D房屋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泡沫陶瓷生产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