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低密度聚氨酯夹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3822.6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顺;许亮;蒋明访;邢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红宝丽聚氨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J9/14;C08L7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密度 聚氨酯 夹芯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低密度聚氨酯夹芯板,该环保型低密度聚氨酯夹芯板是通过连续式聚氨酯夹芯板生产工艺生产出的聚氨酯彩钢板,所述聚氨酯彩钢板包括面板、夹芯层、底板,所述夹芯层由一种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其中组合聚醚包括:20~35份聚醚多元醇A,30~45份聚醚多元醇B,5~20份聚醚多元出C,5~15份聚醚多元醇D,5~10份聚醚多元醇E,1.5~3.0份泡沫稳定剂;0.8~1.5份催化剂a,1.3~2.0份催化剂b,1.0~1.6份催化剂c,11~20份发泡剂,1.8~2.2份水。本发明环保型低密度聚氨酯夹芯板采用以环戊烷为主的发泡体系,节能环保,所得板材密度较低、泡孔均匀、尺寸稳定性好、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低密度聚氨酯夹芯板,属于聚氨酯板材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聚氨酯夹芯板是由两层防水彩色涂层钢板或其他金属做面板,中间注入聚氨酯硬质泡沫液体,再固化加压成型。聚氨酯材料优越的粘结性能使泡沫和金属面板之间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从而不再需要其他粘结材料。加之金属面板可以辊压出不同的波形,从而使其整体刚度强,承载力高,可用于建筑行业的屋顶和墙体,满足了建筑物表面物理性能和静力学要求,是现代经济领域里,一种不可替代的经济、理想的建筑材料。现在的连续式聚氨酯夹芯板芯层密度大多都在35~45kg/m3之间,由于一般的连续线生产投资额较大,如何在保证板材质量的同时降低板材的密度,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聚氨酯夹芯板材所使用的主要发泡剂是HCFC-141b、环戊烷、水,其中HCFC-141b仍然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场。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HCFC-141b发泡体系正面临全面替代,又因为全水发泡体系质量欠佳,世界上替代氟氯烃发泡剂的技术路线之一就是使用环戊烷,欧洲的聚氨酯制造商已经在使用环戊烷发泡体系。环戊烷具有许多优点:首先是价廉,在所有的氟氯烃替代物中它的单位替代成本最小;其次是环境效应最好,环戊烷的臭氧消耗潜力(ODP)为零。此外,环戊烷使用中而临的主要问题—安全问题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中国也已决定采用环戊烷作为氟氯烃发泡剂的替代品。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环保型的低密度聚氨酯夹芯板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环戊烷为主的发泡体系的组合聚醚及其制得的聚氨酯夹芯板。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聚醚可用于聚氨酯夹芯板的连续式生产中,制得的聚氨酯夹芯板发泡均匀、无开裂、整体密度低、尺寸稳定性好、保温性能良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型低密度聚氨酯夹芯板,是通过连续式聚氨酯夹芯板生产工艺生产出的聚氨酯彩钢板,所述聚氨酯彩钢板包括面板、夹芯层、底板,所述夹芯层由一种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所述组合聚醚包含聚醚多元醇、泡沫稳定剂、催化剂、发泡剂、水。所述聚醚多元醇包含聚醚多元醇A 20~35份,聚醚多元醇B 30~45份,聚醚多元醇C 5~20份,聚醚多元醇D 5~15份,聚醚多元醇E 5~10份;所述泡沫稳定剂用量为1.5~3.0份;所述催化剂包含催化剂a 0.8~1.5份,催化剂b 1.3~2.0份,催化剂c 1.0~1.6份,所述发泡剂用量为12~20份;所述水用量为1.8~2.2份;
所述聚醚多元醇A是以山梨醇和棕榈油为起始剂,羟值为435~465 mgKOH/g,25℃下的粘度为1500~3000mPa•s;所述聚醚多元醇B是以二甘醇和蔗糖为起始剂,官能度为6,羟值为418~435mgKOH/g,25℃下的粘度为5000~6500mPa•s;所述聚醚多元醇C是以甘油为起始剂,官能度为3,羟值为520~560mgKOH/g;所述聚醚多元醇D满足如下指标:羟值为480~520mgKOH/g,25℃下的粘度为6500~8000mPa•s;所述聚醚多元醇E是以丙二醇和蔗糖为起始剂,官能度为4,羟值为437~457mgKOH/g,25℃下的粘度为2100~25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红宝丽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红宝丽聚氨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3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