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配置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3764.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7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瞿秋亮;王洋;李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 配置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出一种包括域名分配在内的服务配置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在当前的做法中,申请方提出域名申请,并手工填写申请的域名,域名分配平台进行唯一性校验后,再进行配置下发。这使得域名分配存在着效率低下以及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本申请采用了域名根据唯一标识符自动生成的方式来分配域名,在保证域名具有唯一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域名分配系统的效率,并且在弹性负载均衡的场景下,采用了在生成域名后,对申请域名的客户端进行负载均衡配置的做法,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务配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网络是基于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英文:TCP/IP)协议进行通信和连接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固定的IP地址,以区别在网络上成千上万个用户和计算机。由于数字型的IP地址难以记忆和书写,因此在IP地址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符号化的地址方案,即域名。域名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字符组成的互联网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表示计算机的电子方位。而域名系统(英文全称:Domain NameSystem,简称:DNS)是互联网上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和IP地址一样,发挥识别作用的域名也需要是独一无二的。
在云化场景下,应用可以通过域名实现跨可用区(英文全称:Available Zone,简称:AZ)负载均衡,即在域名分配完毕后进行不同区域上的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策略的配置。用来支持域名被访问的服务器可以托管在全球多个位置,这些位置由区域和可用区构成,每个区域都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区域,每个区域内有多个相互隔离的位置,称为可用区。其中,弹性负载均衡(英文全称:Elastic Load Balancing,简称:ELB),可以在多个目标实体(例如弹性计算云、容器和IP地址等)之间自动分配传入的应用程序流量,实现后端服务器负载均衡,缓解应用压力,从而提高系统可用性。对生成的域名进行负载均衡配置包括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英文全称: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ing,简称:GSLB)和本地服务器负载均衡(英文全称:Local Server Load Balancing,简称:LSLB)。其中,GSLB作为权威DNS,完成域名的解析和跨AZ的流量调度,从而实现业务跨AZ高可用;后端LSLB将业务流量均衡分配到后端真实的服务器上,实现AZ内的各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
目前,当需要进行包括域名分配在内的服务配置时,通常是由申请方提出域名申请,并手动填写申请的域名,请求域名分配平台的同意。域名分配平台为了保证域名的唯一性,将申请的域名与现有的域名进行对比,如果申请的域名已经存在,则要求申请方重新填写。如果申请的域名还没有存在,则域名分配平台同意该域名申请,并为该域名分配IP地址以及进行配置下发。上述服务配置的做法,经历了域名申请、唯一性校验以及分配IP地址等过程,存在着效率低下和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难以满足当前云化的诉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配置的方法和装置,以使得云服务系统可以通过域名申请的时间信息生成唯一域名,并为生成的域名进行负载均衡配置,提高了服务配置的效率以及标准化程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配置方法,该服务配置方法应用于云服务系统。云服务系统包括域名分配平台和至少一台服务器,该至少一台服务器用于为客户端提供弹性负载均衡服务,服务配置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域名申请,其中,该域名申请包含客户端的业务信息;根据域名申请的时间信息为客户端生成唯一域名;根据域名以及客户端的业务信息,为客户端配置负载均衡规则,该负载均衡规则用于至少一台服务器为客户端提供业务。
上述方案中,通过域名分配平台根据域名申请的时间自动生成域名,可以提升整个云服务系统的效率。并且,根据既定的规则生成域名,并且在域名生成后根据该域名以及客户端的业务信息为该客户端配置负载均衡规则,提高了云服务系统的标准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3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