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轮圈及对该轮圈进行钻孔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2384.1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1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何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特立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0 | 分类号: | B60B21/00;B21D22/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崔亚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轮圈 进行 钻孔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其包含有一内环壁及一外环壁,外环壁环绕于内环壁的外周围且与内环壁之间相隔有一预定距离,其中,内环壁以钻设方式加工出一第一穿孔,外环壁以热旋压方式加工出一对应于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在以热旋压方式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同时在第二穿孔的底端的周缘挤压出一承靠部。藉此,本发明的轮圈利用承靠部对与其相配合的零组件(如气嘴)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另外利用热旋压方式的加工方法可以消除有缝挤型轮圈的先天弱点,并达到简化工序、不破坏结构及减少材料浪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自行车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轮圈及对该轮圈进行钻孔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就传统自行车轮圈的制造方法来说,主要是将合金材料以挤型加工的方式挤出成型,在挤型时必须先将合金材料加温到半熔融状,然后以压力挤进具有复数孔洞的前模,使其分割为三或四片之后一起进入后模内进行靠合熔融为一体后挤出,接着以压力挤出后模之后用焊接方式固定,最后弯压成一环状框体,并将环状框体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如此即形成一有缝挤型轮圈。
为了配合其他零组件(如气嘴)的安装,在先前技术当中,一般都是利用切削钻头对轮圈进行钻孔加工,但是前述加工方法是直接破坏轮圈的结构,所以势必会影响轮圈的结构强度,甚至在跟前述零组件配合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因为应力集中的关系让轮圈沿着本身的挤型方向产生断裂,而且为了去除孔缘的毛边,在钻孔步骤之后或许还会再多一道铣削加工的步骤,因此会衍生出工序复杂、制造成本昂贵及材料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轮圈,其能扩大与相关零组件(如气嘴)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强前述零组件在安装之后的结构稳定性及支撑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的自行车轮圈包含有二相对的侧壁、一内环壁及一外环壁。该内环壁一体地连接于该二侧壁的底端,该外环壁一体地连接于该二侧壁之间且分别跟该二侧壁的顶端及该内环壁之间保持一预定距离,其中,该内环壁具有多个呈等间隔排列的第一穿孔,该外环壁具有多个呈等间隔排列的第二穿孔,该外环壁的第二穿孔一对一地对应该内环壁的第一穿孔,且该外环壁的底面自各该第二穿孔的周缘沿着各该第二穿孔的轴向朝该内环壁的方向一体地延伸出一承靠部,该承靠部用来增加与一零组件(如气嘴)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此即可加强该零组件在安装完成之后的结构稳定性及支撑效果。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前述轮圈进行钻孔的加工方法,其能在满足轻量化的情况之下大幅增加结构强度与提升疲劳表现,并且具有简化工序、不破坏结构及减少材料浪费的特色。
为了达成上述次一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种加工方法是使用两种不同的钻头进行加工,其包含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使用一切削钻头在该轮圈的内环壁加工出一该第一穿孔;第二个步骤使用一热熔钻头在该轮圈的外环壁以热旋压方式加工出一该第二穿孔,并藉由该热熔钻头的挤压,使得该外环壁从该第二穿孔的周缘朝该内环壁的方向一体地延伸出一该承靠部。
其次,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种加工方法是使用一种具有复合式结构的钻头进行加工,首先操作该钻头的一切削部在该轮圈的外环壁钻设出一切削孔,接着操作该钻头沿着该切削孔的轴向往该轮圈的内环壁的方向移动,一方面利用该钻头的一连接该切削部的热熔部以热旋压方式将该切削孔扩大形成一该第二穿孔,另一方面同时利用该钻头的切削部在该轮圈的内环壁钻设出一该第一穿孔,并藉由该钻头的热熔部的挤压,使得该外环壁从该第二穿孔的周缘朝该内环壁的方向一体地延伸出一该承靠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特立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飞特立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2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拆装轮毂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轮毂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