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2022.2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彬;李世宏;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阶形 基础立柱 内芯 预制装配式 外侧凹槽 套环 一体式结构 底部基座 内侧凹槽 凸块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圆柱体结构 安全使用 基础结构 钢结构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立柱、阶形底盘和钢结构的套环;所述基础立柱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基础立柱包括内芯、中下部凸块;所述内芯、中下部凸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阶形底盘有四份;所述阶形底盘包括底部基座、上部内芯、外侧凹槽、内侧凹槽;所述底部基座、上部内芯、外侧凹槽、内侧凹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套环嵌于阶形底盘外侧凹槽内,通过套环使基础立柱和阶形底盘的连接成稳定的整体,该预制装配式基础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同时各向约束良好,确保基础的安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的输电线路基础工程都是采用传统的现浇方法,但现浇基础现场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大,生产效率低,施工质量控制相对困难,环境保护困难,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本发明实现了输电线路基础工厂化加工,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快捷的拼装,提高了生产效率,能高效完成抢修、停电过渡和冬季雨季施工等工作,同时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促进电力设备基础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以解决电力基础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立柱、阶形底盘和钢结构的套环;所述基础立柱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基础立柱包括内芯、中下部凸块;所述内芯、中下部凸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阶形底盘有四份;所述阶形底盘包括底部基座、上部内芯、外侧凹槽、内侧凹槽;所述底部基座、上部内芯、外侧凹槽、内侧凹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套环嵌于阶形底盘外侧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基础立柱中下部凸块沿着基础立柱内芯环向发展,成圆环形。
进一步,所述基础立柱中下部凸块受较大剪切力,其高宽比宜大于2∶1。
进一步,所述阶形底盘外侧凹槽、内侧凹槽均成圆环形。
进一步,所述阶形底盘内侧凹槽拼接形状与基础立柱中下部凸块相适配;所述阶形底盘外侧凹槽与套环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套环分割为两个半圆环,通过两个半圆环连接而成;所述两个半圆环由加有加劲肋的槽钢制成。
进一步,所述套环两份半圆环端部的加劲肋留有螺栓孔;所述加劲肋留有的螺栓孔通过螺栓穿接。
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基础立柱由于中下部凸块的存在,使得基础立柱与阶形底盘不会发生竖向界面位移;(2)本发明的基础立柱与阶形底盘通过套环进行连接,套环嵌于凹槽内,套环不会发生竖向和水平向位移,使得基础立柱和阶形底盘的连接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预制装配式基础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预制装配式基础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预制装配式基础结构的阶形底盘图;
图4是本发明预制装配式基础结构的套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立柱1、阶形底盘2和钢结构的套环3。所述基础立柱1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基础立柱包括内芯11、中下部凸块12;所述内芯11、中下部凸块12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优选,所述基础立柱1中下部凸块12沿着基础立柱内芯11环向发展,成圆环形。所述基础立柱1中下部凸块12高宽比宜大于2∶1。所述阶形底盘2有四份。所述阶形底盘2包括底部基座21、上部内芯22、外侧凹槽23、内侧凹槽24。所述底部基座21、上部内芯22、外侧凹槽23、内侧凹槽24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优选,所述阶形底盘2外侧凹槽23、内侧凹槽24均成圆环形。所述阶形底盘2内侧凹槽24拼接形状与基础立柱1中下部凸块12相适配。所述阶形底盘2外侧凹槽23与套环3相适配。所述套环3嵌于阶形底盘2外侧凹槽23内。进一步优选,所述套环3分割为两个半圆环,通过两个半圆环连接而成。所述两个半圆环由加有加劲肋31的槽钢制成。所述套环3两份半圆环端部的加劲肋33都留有螺栓孔。所述加劲肋留有的螺栓孔通过螺栓32穿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2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 下一篇:一种海上风电超大直径植入式嵌岩单桩施工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