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局域网动态连接识别码分配操作方法、基站和接入点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9977.2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裁承;权亨晋;丁敃虎;柳希政;李奭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4/00;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邓亚楠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局域网 动态 连接 识别码 分配 操作方法 基站 接入 | ||
提出一种无线局域网系统动态连接识别码分配操作方法、基站和接入点。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局域网中的动态连接识别码AID分配操作的方法包括:通过基站STA向接入点AP传送请求帧,所述请求帧包括指示关于聆听间隔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所述请求帧中的信息;通过所述基站STA从所述接入点AP接收应答帧,所述应答帧包括经所述AP分配的用于所述基站STA的连接识别码AID的信息和经所述接入点AP分配的用于所述基站STA的聆听间隔的信息;以及基于所述应答帧中包含的关于连接识别码AID的信息,来执行操作。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6月13日、申请号为201380031156.X、发明名称为“无线局域网系统的操作模式改变方法及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以下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局域网系统的操作模式改变方法和无线局域网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大致具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作为用于提高传输速度的技术,是使用60GHz频带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和使用5GHz频带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第二个方向,是相比现有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为了扩大覆盖范围,灵活使用1GHz以下的频率带的广域无线局域网技术。第三个方向,是用于减少无线局域网系统的连接设置时间的技术。
广域无线局域网技术相比现有的无线局域网技术,须可畅通地接纳多个基站STA(station)。
此外,广域无线局域网技术须可同时支持具有卸载终端、传感器终端等多种服务类型、流量形态、以及节能要求事项的STA。
因此,广域无线局域网技术正在以将多个STA分组,减少信道存取冲突,并将节能有效化的方向被开发。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系统的操作模式改变(Operating Mode Change)方法,用来同时支持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多种形态的多个基站,适当地对STA进行AID分配,有效地进行STA组运作、信道存取、以及节能和扇区分配等。
此外,提供一种帧结构和通信方法,执行各种参数交换来有效地进行操作模式改变。
此外,提供一种方法,执行操作模式转换、AID再分配、STA组改变、节能参数改变等。所述操作模式转换包括:TIM/非TIM模式转换、STA的服务类型转换、BSS模式转换等。
技术方案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局域网中的动态连接识别码AID分配操作的方法包括:通过基站STA向接入点AP传送请求帧,所述请求帧包括指示关于聆听间隔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所述请求帧中的信息;通过所述基站STA从所述接入点AP接收应答帧,所述应答帧包括经所述AP分配的用于所述基站STA的连接识别码AID的信息和经所述接入点AP分配的用于所述基站STA的聆听间隔的信息;以及基于所述应答帧中包含的关于连接识别码AID的信息,来执行操作。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中的动态连接识别码AID分配操作方法包括:通过接入点AP从基站STA接收请求帧,所述请求帧包括指示关于聆听间隔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所述请求帧中的信息;以及向所述基站STA传送应答帧,所述应答帧包括经所述AP分配的用于所述基站STA的连接识别码AID的信息和经所述接入点AP分配的用于所述基站STA的聆听间隔的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的基站STA包括:传送单元,将请求帧传送给接入点AP,所述请求帧包括指示关于聆听间隔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所述请求帧中的信息;接收单元,从所述接入点AP接收应答帧,所述应答帧包括经所述AP分配的用于所述基站STA的连接识别码AID的信息和经所述接入点AP分配的用于所述基站STA的聆听间隔的信息;以及控制器,基于所述应答帧中包含的关于连接识别码AID的信息,来执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未经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9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