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激振荡波的变压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3368.6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5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文;王科;赵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振荡 变压器 设计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自激振荡波的变压器设计方法,利用变压器漏抗或励磁阻抗与电容型套管、绕组对地和绕组匝间的杂散电容构成的振荡回路,通过在变压器星型绕组中性点连接施加直流电压后将中性点迅速接地,得到自激振荡波形,通过变压器实际的自激振荡波形和三相变压器自激振荡模型比较,反推变压器结构设计,优化变压器自激振荡频率及振荡时间,降低变压器绕组过电压入侵波引起的对地电压及电位梯度,保证设计的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变压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激振荡波的变压器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绕组在雷电冲击全波、雷电冲击截波等入浸冲击波的作用下,起始电位分布、电位梯度和各线饼的冲击响应特性对于变压器设计及故障诊断有重要作用。当冲击电压波侵入变压器某一绕组时,可在变压器的其他绕组上出现很高的感应电压,即变压器绕组之间的波过程。在某些条件下,变压器绕组之间的感应过电压可能超过低压绕组的绝缘水平,造成绝缘击穿事故;同理在某些条件下,当冲击波侵入低压绕组时,高压绕组上也会产生很高的感应过电压,可能超过其绝缘水平,造成绝缘击穿事故。
目前,110kV及以上电力变压器在设计完成后,直接采用绕组波过程理论分析过电压入侵下设计是否合理,但波过程模型建立后,尚无检验模型准确性的方法,众多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的绕组波过程模型无法进行准确性判断,以绕组波过程模型设计的变压器绕组结构绝缘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自激振荡波的变压器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立的绕组波过程模型无法进行准确性判断,以绕组波过程模型设计的变压器绕组结构绝缘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自激振荡波的变压器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S1:构建待测变压器自激振荡波形回路;
步骤S2:将所述待测变压器自激振荡波形回路中的三相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测量三相变压器的自激振荡波形;
步骤S3:根据所述三相变压器的自激振荡波形,得到第一对地电压及第一电位梯度;
步骤S4:构建第一三相变压器自激振荡模型;
步骤S5:对所述第一三相变压器自激振荡模型输入过电压后接地,调试所述第一三相变压器自激振荡模型的等效对地电容、等效绕组匝间电容和自感,使所述第一三相变压器自激振荡模型的自激振荡波形满足预设的振荡频率,得到第二三相变压器自激振荡模型;
步骤S6:对所述第二三相变压器自激振荡模型输入过电压后接地,得到第二对地电压及第二电位梯度;
步骤S7:将所述第二对地电压与第一对地电压比较,所述第二电位梯度与所述第一电位梯度比较,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绝缘条件,若不满足,则跳转至步骤S5;若满足,则根据第二三相变压器自激振荡模型的参数,构建新的三相变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变压器自激振荡波形回路包括三相变压器、直流高压发生器、开关、波形测量器、分压电容以及对地杂散电容;
所述三相变压器的三个高压绕组首尾顺次相连,所述三相变压器的三个低压绕组的一端连接于一点,形成中性点;
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与所述中性点连接;
所述中性点还通过开关接地;
所述三相变压器的三个低压绕组的另一端均通过对地杂散电容和分压电容接地;
所述波形测量器连接于每个对地杂散电容与对应的分压电容之间;
每个所述低压绕组均等距离设有多个绕组匝间杂散电容;
每个所述低压绕组通过多个绕组匝间杂散电容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与所述中性点之间设有保护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3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片式电子元器件生产的方法及载板
- 下一篇:电磁传输组件的密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