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围成形模具和侧围成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2370.1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2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生;桂方亮;张稳定;王肖英;韩永志;刘程;崔礼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2;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巧;牛艺文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围 二级顶杆 边圈 成形模具 成形工艺 上模本体 可移动 下端面 凹模 内压 凸模 外压 模具闭合状态 车身技术 活动设置 凸模内部 一体成形 下模座 压料面 门洞 成形 铝板 模座 配置 配合 | ||
本发明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侧围成形模具和侧围成形工艺,侧围成形模具包括上模本体、下模座、设置在下模座上的凸模、活动设置在上模本体上的补偿凹模、可移动的设置在凸模内部且与补偿凹模的压料面相配合的内压边圈、可移动的设置在凸模外侧的外压边圈;内压边圈上配置有内二级顶杆,外压边圈上配置有外二级顶杆;其中:内二级顶杆的长度小于外二级顶杆的长度,且在模具闭合状态下所述内二级顶杆的下端面较所述外二级顶杆的下端面高Δh。本发明能够降低侧围门洞的拉延深度,避免一体成形的铝板侧围成形时开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侧围成形模具和侧围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行业的蓬勃发展,车辆外造型也随着消费者审美要求的提高发生着变化,车辆外造型具有越来越凸出的棱线及较小的棱线R角、较复杂的曲面变化等。同时随着车辆轻量化及新能源车辆的发展,各大主机厂都在研究全铝车身或提升铝合金在车身上的应用比例。诸如以上对车辆产品的新要求,使得像侧围这样的外覆盖件产品工艺性变差,制造难度越来越大,甚至零件难以成形。例如侧围与前后门配合的上沿型面、C柱与后门配合的型面,在成形时都较易开裂,一般钢板材质都难以成形,铝板材质虽然具有较轻的重量,但是铝板材质成形能力更差。
现有技术中,要么更改侧围产品结构,使其易于成形;要么将侧围产品拆分为多个易于成形的子零件,在后续工序中再将多个零件拼接起来。
现有技术中,将更改侧围产品结构,使其易于成形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侧围产品结构改变,牺牲了原有的美观度;2.产品结构改变,使得与其配合的其它零件需进行相应改变,影响产品尺寸、功能、刚度等指标,影响产品开发进度。而将侧围产品拆分为多个易于成形的子零件,在后续工序中再将多个零件拼接起来,则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增加零件数量,增加了产品开发成本;2.多个零部件拼接,降低了产品连接刚度和强度;3.多个零件拼接增加了精度控制难度,降低了产品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围成形模具和侧围成形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避免一体成形的铝板侧围成形时开裂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侧围成形模具,所述侧围成形模具包括上模本体、下模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凸模、活动设置在所述上模本体上的补偿凹模、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凸模内部且与所述补偿凹模的压料面相配合的内压边圈、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凸模外侧的外压边圈;
所述内压边圈上配置有内二级顶杆,所述外压边圈上配置有外二级顶杆;
其中:所述内二级顶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外二级顶杆的长度,且在模具闭合状态下所述内二级顶杆的下端面较所述外二级顶杆的下端面高Δh;
所述上模本体上还设有上模氮气弹簧,所述上模氮气弹簧为所述补偿凹模提供作用力和补偿行程。
如上所述的侧围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下模氮气弹簧,所述下模氮气弹簧为所述内压边圈提供作用力和弹性行程;
所述下模氮气弹簧给所述内压边圈提供的作用力大于所述上模氮气弹簧给补偿凹模提供的作用力。
如上所述的侧围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内限位块,所述内限位块用于在所述内压边圈下行时对所述内压边圈限位。
如上所述的侧围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外限位块,所述外限位块用于在所述外压边圈下行时对所述外压边圈限位。
一种侧围成形工艺,其其中:采用以上所述的侧围成形模具进行侧围拉延成形,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使上模本体和凸模处于开模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2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五金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弯曲成型时消除产品回弹力的压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