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QS的扰动负荷条件下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0870.1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9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井梅;张超;李檬;王冬;邹亚男;刘晓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6 | 分类号: | C12N1/36;C02F3/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qs 扰动 负荷 条件下 驯化 腐殖 还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QS的扰动负荷条件下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依次将AQS和取自污水处理厂的含有腐殖酸还原菌的厌氧活性污泥加入到反应器内;步骤2,将含葡萄糖废水连同硝酸盐作为反应液泵入到反应器本体内,作为反应器本体的第一天进水;步骤3,将第一天从反应器本体内排出的反应液按体积比(1‑1.2):(1‑1.2)稀释,作为第二天的反应液通过进水口泵入到反应器本体中;步骤4,依次重复步骤2和步骤3,均进行九~十一天。本发明以含葡萄的废水驯化腐殖酸还原菌可增加腐殖酸还原菌的广谱性;通过贫/富交替营养的运行可以有效提高腐殖酸还原菌应对恶劣环境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或沉积物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AQS的扰动负荷条件下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腐殖酸还原菌是具有腐殖质呼吸特性的厌氧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沉积物中,且可以环境中有机质作为电子供体,腐殖质作为专性电子受体,偶联能量用于细胞生长,进而加速有机质的矿化。因此腐殖酸还原菌在水体自净,沉积物修复,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有机质含量低的沉积物中,腐殖酸还原菌活性降低,不利于其在底泥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同时,对于如何驯化出抗恶劣环境能力强的腐殖酸还原菌的方法仍处于空白阶段。
目前对于腐殖酸还原菌的驯化仅限于实验室规模,对于工业化的应用还不成熟,存在腐殖酸类似物易流失,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AQS的扰动负荷条件下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方法,AQS具有低成本,对环境污染小且难溶于水的性质,减少了规模化、高密度培养腐殖酸还原菌的成本,为工业化的应用提供了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AQS的扰动负荷条件下驯化腐殖酸还原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固定化后的腐殖酸类似物AQS通过加料口加入到反应器本体内,再将取自污水处理厂的含有腐殖酸还原菌的活性污泥通过加料口加入到反应器本体的底端,其中所述固定化后的腐殖酸类似物AQS与所述厌氧活性污泥的体积比为(1-1.5):(1-1.5);
步骤2,通过进水口将含葡萄糖的废水连同硝酸盐作为反应液泵入到反应器本体内,作为反应器本体的第一天进水,在反应器本体内,流经固液分离机构时,反应液与夹杂在其中的污泥和AQS进行分离,污泥和AQS向下沉降,部分反应液经由出水口排出,部分反应液在回流泵的作用下,通过回流管进行回流;
步骤3,将第一天从反应器本体内排出的反应液按体积比(1-1.2):(1-1.2)稀释,作为第二天的反应液通过进水口泵入到反应器本体中,反应液在反应器本体内通过固液分离机构与污泥和AQS分离后,一部分经由出水口排出,一部分进行回流;
步骤4:依次重复步骤2和步骤3,所述步骤2和步骤3各进行九~十一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反应器中反应液的上升流速为4m/h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含葡萄糖的废水的COD为1~2g/L,优选为1g/L。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扰动负荷驯化方法共进行20天,其中第1天-第5天的反应器中反应液的HRT(水力停留时间)为24h,第6-第14天的反应器中反应液的HRT为8h,第15- 第20天反应器中反应液的HRT为4.8h。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的硝酸盐为硝酸钠或硝酸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的硝酸盐中的氮元素与AQS的摩尔比为(1-3):(5-8),优选为2: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固定化后的腐殖酸类似物AQS粒径为4-7mm,能有效被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截留,防治固定化AQS的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0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