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和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0394.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洋紫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F16M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竹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管 底座 高效冷却 储液仓 机仓 连通 计算机机箱 除尘功能 隔板 固定设置 透气孔 底端 计算机主机 呈螺旋状 底座内腔 结构设置 均匀设置 中空结构 出水管 进水管 冷却液 外侧壁 除尘 侧壁 填充 在机 左端 缠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和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安装计算机主机的机仓,所述机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机仓通过透气孔与底座内腔连通,所述底座右侧固定设置有储液仓,所述储液仓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机仓侧壁上设置有上冷却管,所述上冷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机仓外侧壁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下冷却管,上冷却管底端通过进水管与下冷却管左端连通,下冷却管右端与储液仓底端连通,所述上冷却管顶端通过出水管与储液仓顶部连通,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和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发明实现高效冷却和除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和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 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亿,无线互联网有6.7 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 亿,为全球第一位。
然而目前计算机机箱结构呆板,功能单一,散热效果差,影响计算机主机高速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和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和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安装计算机主机的机仓,所述机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机仓通过透气孔与底座内腔连通,所述底座右侧固定设置有储液仓,所述储液仓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机仓侧壁上设置有上冷却管,所述上冷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机仓外侧壁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下冷却管,上冷却管底端通过进水管与下冷却管左端连通,下冷却管右端与储液仓底端连通,所述上冷却管顶端通过出水管与储液仓顶部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底座下侧中部设置有进风筒,所述进风筒内设置有风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带锁脚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脚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顶端固定在底座下侧,所述固定套筒底部套装有伸缩杆,固定套筒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伸缩杆顶端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安装在伸缩杆底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筒底端呈喇叭状且进风筒底端设置有过滤挡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水平固定杆,所述下冷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水平固定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洋紫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洋紫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0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