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铈化合物中十四种痕量杂质稀土金属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79808.0 申请日: 2018-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8680564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9
发明(设计)人: 张衍;蔡华强;潘忠奔;段太成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省新材料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G01N21/73 分类号: G01N21/73
代理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代理人: 龚海月;吴瑞芳
地址: 621000***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稀土金属离子 痕量杂质 高纯铈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杂质含量测定 制备工作曲线 样品前处理 工作曲线 氢氧化物 样品基体 样品溶液 灵敏度 同位素 超高纯 检测 氧化物 回收率 配制 绘制 测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铈化合物中十四种痕量杂质稀土金属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配制测试所需溶液;第二步:样品前处理;第三步:样品基体分离;第四步:制备工作曲线溶液;第五步:绘制工作曲线;第六步:测定样品溶液中十四种杂质稀土金属离子含量;第七步:计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中由于铈的多同位素性质形成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等干扰而无法应用于超高纯铈中杂质含量测定的问题。本发明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灵敏度高,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2.6~108.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痕量元素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高纯铈(铈含量大于99.9999%,6N)化合物中痕量杂质稀土金属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高纯稀土”通常是指纯度高于99.99%的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对掺杂稀土的纯度要求更高,通常要求达到99.999%(5N)以上。随着电子、光学和光电子等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纯度稀土金属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为了开发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新特性,研究人员对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纯度要求,要求杂质含量为ppm(μg/g)级别甚至更低,纯度高于99.9999%(6N)的超高纯稀土化合物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因此超高纯稀土化合物纯度分析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高纯铈化合物中痕量稀土金属杂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化学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其中化学光谱法存在取样量大、流程长等缺点;ICP-AES法谱线复杂,灵敏度较低而无法满足纯度99.999%(5N)以上高纯铈化合物的分析要求;ICP-MS法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谱线简单等特点,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痕量稀土元素检测手段之一,然而在传统ICP-MS测定过程中,由于铈具有136Ce(0.19——同位素丰度,下同)、138Ce(0.26)、140Ce(88.5)、142Ce(11.1)等多种同位素,测试过程中稀土基体会与氧元素的3个同位素16O(99.8)、17O(0.02)、18O(0.2)及1H(99.9)形成CeH+、CeO+、CeOH+、CeOH2+和CeO2H+等多种多原子复合离子,从而对镧(La)、镨(Pr)、钆(Gd)、铽(Tb)等被测元素产生严重的质谱干扰,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适用于纯度高于99.9999%(6N)的超高纯铈化合物中杂质稀土金属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纯铈(纯度大于99.9999%,6N)化合物痕量杂质稀土金属离子的三重四级杆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MS)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检测超高纯铈(纯度大于99.9999%,6N)化合物中痕量杂质稀土金属离子含量,无需数学公式校正数据,解决现有检测方法中由于铈基体形成的多原子离子从而对被测元素产生的严重质谱干扰问题。

本发明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基体分离方法,采用带有碰撞反应池的三重四级杆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超高纯铈(纯度大于99.9999%,6N)化合物中的痕量杂质稀土金属含量进行检测。

本发明所使用的仪器为:带碰撞反应池的Agilent 8800三重四级杆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MS,美国Agilent公司),仪器配置x型透镜系统,镍采样锥和截取锥,玻璃同心雾化器,采用耐高基体进样系统(HMI)进行测定。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纯铈化合物中十四种痕量杂质稀土金属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十四种稀土金属离子是钇Y、镧La、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检测所需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省新材料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省新材料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9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