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剪力墙板竖向连接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7827.X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亮;迟毅;李一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5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钢筋 剪力墙板 竖向连接 工字钢 装配式 混凝土 建筑施工技术 浇筑混凝土 钢筋绑扎 临时支撑 施工工期 施工效率 预制墙体 拆除 搭接处 斜支撑 绑扎 施工 支模 吊装 模具 修补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板竖向连接的施工方法。包括预制墙体,墙体由混凝土、钢筋和工字钢组成,将墙体吊装到安装位置,通过斜支撑将墙体固定好,工字钢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在墙体底部钢筋搭接处绑扎后浇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将墙体底部后浇段进行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即可拆除模板。本发明减少了制作底部后浇段的模具及后期拆除工作,减少了后期的修补工作,节省了人工和材料费用,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板竖向连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剪力墙安装施工过程中,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多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机械连接、焊接连接及间接锚固连接等连接方式,但是上述方式在施工过程中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节省人工及材料费用、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的装配式剪力墙板竖向连接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板竖向连接的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一)预制墙体,墙体由混凝土、钢筋和工字钢组成;
(二)将墙体吊装到安装位置,通过斜支撑将墙体固定好,工字钢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
(三)在墙体底部钢筋搭接处绑扎后浇钢筋;
(四)钢筋绑扎完成后将墙体底部后浇段进行支模并浇筑混凝土;
(五)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即可拆除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①减少了制作底部后浇段的模具及后期拆除工作。
②减少了后期的修补工作。
③节省了人工和材料费用,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墙体1;工字钢2;钢筋3;混凝土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板竖向连接的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一)预制墙体1,墙体1由混凝土4、钢筋3和工字钢2组成。
(二)将墙体1吊装到安装位置,通过斜支撑将墙体1固定好,工字钢2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
(三)在墙体1底部钢筋3的搭接处绑扎后浇筑的钢筋3。
(四)钢筋3绑扎完成后将墙体1底部后浇段进行支模并浇筑混凝土4。
(五)待混凝土4达到强度后,即可拆除模板。
本发明减少了制作底部后浇段的模具及后期拆除工作,减少了后期的修补工作,节省了人工和材料费用,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