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6323.6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明;蔡双儿;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兴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4/06;C09D7/65;C09D7/63;C09D7/6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方小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uv 聚氨酯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70-90℃温度下,将微晶纤维素按质量比4-10:100溶解于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盐离子液体中,形成微晶纤维素溶液;
(2)往步骤(1)得到的微晶纤维素溶液中加入纳米负离子粉,搅拌均匀后,得到悬浊液,所述纳米负离子粉的用量为悬浊液的2-6wt%;
(3)将步骤(2)得到的悬浊液进行静电喷雾,得到复合微球;
(4)将多元醇、催化剂、二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升温至45-70℃,得到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复合微球,升温至70-80℃,反应3-6h,得到聚氨酯固化剂,其中,所述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11-0.13:1,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混合溶液的0.1-1wt%,所述复合微球与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4-7:10;
(5)将所述聚氨酯固化剂与羟基丙烯酸树脂进行混合,在60℃-90℃下反应3-8h,得到聚氨酯预聚体,所述聚氨酯固化剂的-NCO与羟基树脂的-OH的摩尔比为1.0-1.2:1;
(6)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光引发剂、稀释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消泡剂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水性聚氨酯涂料,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光引发剂、稀释剂、紫外线吸收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40-60:1-3:20-30:0.3-0.7:0.1-0.3:6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负离子粉的粒径为32.5-41.8nm,所述微晶纤维素的粒径为26.8-34.6μm,所述复合微球的粒径为17.6-20.4μm,所述复合微球的BET比表面积为23.4-46.3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聚乙二醇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按质量比1-3:1的比例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3000,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1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烷基钛酸酯和三亚乙基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的酸值为9-11mgKOH/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TPO、ITX、907的至少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由丙烯酸甲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2-甲烷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按重量比1-3:1-3:1-2的比例混合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和/或苯并三唑类吸收剂。
9.一种水性UV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所述聚氨酯预聚体为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氨酯预聚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兴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兴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3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