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5984.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孙振年;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L25/02;H04W4/70;H04W72/0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庞淑敏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系统 中的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用户设备传输用于新类型参考信号的指示,其中所述新类型参考信号在频域中具有与传统参考信号相同的位置;以及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所述新类型参考信号和所述传统参考信号,以便在信道估计中使用。在超过一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新类型参考信号设计成在时域中具有与所述传统参考信号不同的位置以避免与其它天线端口的干扰。利用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基于传统参考信号和新类型参考信号两者来执行信道估计以实现较高准确度的信道估计,并且因此具有较低SNR的UE也可在LTE网络中使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80075265.1、申请日为2013年3月29日、发明名称为“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数据服务的不断增长,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组织已经形成了长期演进(LTE)规范和高级LTE(LTE-A)规范。作为下一代蜂窝式通信标准,LTE或高级LTE系统可以在频分双工(FDD)模式和时分双工(TDD)模式这两种模式下操作。
也被称为机器型通信(MTC)的机器间(M2M)通信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模式。它指的是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器、智能传感器、致动器和移动设备之间的在没有或仅有有限的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的通信,并且其在诸如在极端或危险环境中进行感测的许多应用中是相当有利的。一般地,许多MTC UE针对的是可以用GSM/GPRS来适当地处理的低端应用(每个用户平均收益低并且数据速率低),并且因此他们可以以低成本实现。
随着LTE部署的演进,期望通过使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数目最小化来降低整体网络维护的成本。然而,在现场中部署了越来越多的MTC UE,这增加了对GSM/GPRS网络的依赖性,并且因而增加用于运营这些网络的成本。因此,如果可以将低端MTC UE从GSM/GPRS迁移至LTE网络将是非常有益的。
已经知道的是,在LTE版本8至11中,数据传输是针对中或高SNR(SNR>-5dB)而设计的,但是MTC UE的SNR可以低至-25.3dB。因此,要在当前可用LTE版本中支持MTC UE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
图1A示出了在3GPP TS 36.211中提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映射(普通循环前缀)。如图所示,示出了用于一个天线端口、两个天线端口和四个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映射。在此图中,每个方框均表示资源单元(RE),并且为了避免这些端口之间的干扰,在一个天线端口中使用的资源单元不会被用于另一天线端口中的传输,并且反之亦然。图1B示意性地示出在3GPP TS36.211中规定的基于Rel.8的CRS配置。如图所示,在步骤S101中,演进型进节点B(eNB)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向用户设备(UE)发送表示小区特定天线端口的数目的天线端口计数(antennaPortsCount)。然后,在步骤S102处,eNB在相应天线端口中向UE发送CRS。UE在antennaPortsCount所指示的天线端口中接收CRS,并且在步骤S103基于接收到的CRS来估计信道。然后,UE将基于信道估计结果来执行检测。然而,如上所述,所示CRS模式是为中和高SNR设计的,并且因此其不能应用于MTC,因为其可能产生非常低的信道估计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电(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电(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5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