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泥清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5271.0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曾海平;简小文;黄健;刘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科力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方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泥 清洗 清洗剂 清洗处理 传统的 石油化工技术 清洗剂用量 微纳米气泡 过滤处理 纳米气泡 破碎处理 一体装置 振动筛 稀释 旋流 过滤 露天 停留 | ||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泥清洗方法。该油泥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油泥,将所述油泥经破碎处理后,经振动筛过滤处理;将水和第一清洗剂加入过滤后的所述油泥中进行稀释处理,得到混合油泥;将所述混合油泥通入微纳米气泡油泥清洗一体装置中进行清洗处理;该油泥清洗方法中,所述旋流清洗分离罐内的微纳米气泡在少量清洗剂情况下,可快速、高效清洗油泥,降低清洗成本,该清洗停留时间只需5~30min,清洗剂用量为传统的1/10~1/3,综合能耗为传统的1/5~1/2,特别适合于露天油泥的清洗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泥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出液中,从底层带出少量的原油泥沙或颗粒等经过油罐沉降,逐步沉积在罐底,经过一段时间沉降之后,油罐须清理含油污泥;同时在炼化企业原油罐区内也会有含油污泥沉积,也需定期清理;罐底清洗出油泥需要进行减量化或无害化处理。同时油田各种作业过程(如钻井、修井、洗井等)中也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此类污泥一般都是先收集在污油泥池中,待积累到一定量之后需要进行集中处理。再者,油田和炼化污水处理系统由于添加各类化学药剂,会产生高含水污油泥,需对该部分油泥进行处理。
目前,污油泥处理工艺大多采用传统方法:先清洗减量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以达到对固体危废排放要求,同时产生的污水不能对现有处理流程产生冲击,部分甚至要求直接外排污油能够回收利用。
传统含油污泥清洗工艺通常采用搅拌清洗和大罐沉降工艺,搅拌清洗中会加入大量清洗剂,主要存在如下不足:清洗过程中加入大量清洗剂,清洗剂消耗大,成本较高,经济性不强;同时清洗剂多含有表面活性剂,虽有助于污油从油泥颗粒剥离,但同时也加重污油乳化,导致分离后污水处理困难,也造成分离污油含水高,大幅增加污水和污油处理难度。乳化后的污油,依靠传统大罐重力沉降,沉降速度慢(2h以上),效果不理想,为了保证效果只能增加沉降时间,扩大沉降罐占地,导致设备占地大,配套多,非常不利于受限空间、野外作业处理要求,应用受限。
另外,传统清洗工艺多处于常压开放式,有毒、有害气体易挥发,对环境和操作人员产生不利影响,不安全环保,再就是进入后续设备需要进行升压,辅助动设备多,能耗高,可靠性差,运行、维护和检修成本高。传统处理设备和工艺,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容易因操作失误导致处理效果不佳和设备非正常运行,不达标风险较高。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油泥清洗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油泥清洗工艺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从而使油泥清洗耗能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泥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油泥,将所述油泥经破碎处理后,经振动筛过滤处理;
将水和第一清洗剂加入过滤后的所述油泥中进行稀释处理,得到混合油泥;
将所述混合油泥通入微纳米气泡油泥清洗一体装置中进行清洗处理;
其中,所述微纳米气泡油泥清洗一体装置包括旋流清洗分离罐、溶气泵、稳定罐、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清洗剂加入装置以及混合装置;所述旋流清洗分离罐的顶端设置有排浮油管,所述旋流清洗分离罐的底端设置有排沙管,所述旋流清洗分离罐的侧壁设置有进油泥管、排泥管和排水管,所述溶气泵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且所述溶气泵、所述稳定罐和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顺次连通;所述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油泥管上;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和所述清洗剂加入装置均与所述混合装置连接并通过所述混合装置将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释放的微纳米气泡和所述清洗剂加入装置添加的清洗剂同时与所述进油泥管内的所述混合油泥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科力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科力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5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