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遥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3179.0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0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祯祐;林宏伟;陈俊良;张政文;陈永胜;钟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徐协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压 远端电子装置 感测信号 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控制信号 遥控装置 处理器 无线传输模块 耦接 输出 遥控 传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适于遥控远端电子装置并包括感压面板、处理器及无线传输模块。感压面板适于依据感压面板的所受外力的第一强度对应输出第一感测信号及依据感压面板的所受外力的第二强度对应输出第二感测信号。处理器耦接感压面板以接收第一感测信号及第二感测信号并分别对应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无线传输模块耦接处理器以将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传送至远端电子装置,其中第一控制信号对应控制远端电子装置的第一操作,第二控制信号对应控制远端电子装置的第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遥控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适于遥控远端电子装置的遥控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视机、冷气机、电风扇、灯光、电子锁、音响设备等生活电器用品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及舒适。一般而言,家电设备常会对应配备一台遥控器,方便使用者进行远端遥控。然而,当使用者想控制家电而一时忘记遥控器的放置位置时,也会让人感到相当的困扰。
随着多媒体应用逐渐普及至家电设备,将计算机功能与各式家电整合,其整合的设备如电视、DVD/CD影音播放器、游戏机、音响设备、网络及通信装置等,甚至屋子内的灯光的控制、冷气空调的调整及保全的设定都将整合在一起。因为产生多种互动式的影音运用,在此多种功能上的控制则需要各种不同的家电控制器,除了一般针对各种设备设计的专属控制器外,已知技术更设计针对整合不同功能于一的多功能控制装置,再配合无线手段,让使用者不必移动即能达到远端控制的目的。
已知的多功能控制装置通常具有多个按键来供操作者按压以控制远端的电子设备。然而,一般电子设备的遥控器通常体积较小,若在其上设置过多的按键容易导致配置壅挤甚至产生非预期的点选错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遥控装置,其可依据施加于其感压面板的外力强度而对应输出不同的感测信号,以控制远端电子装置进行不同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遥控装置适于遥控远端电子装置。遥控装置包括感压面板、处理器以及无线传输模块。感压面板适于依据感压面板的所受外力的第一强度对应输出第一感测信号以及依据感压面板的所受外力的第二强度对应输出第二感测信号。处理器耦接感压面板以接收第一感测信号以及第二感测信号并分别对应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无线传输模块耦接处理器以将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传送至远端电子装置,其中第一控制信号对应控制远端电子装置的第一操作,第二控制信号对应控制远端电子装置的第二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感压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列的多个感压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感压面板包括电容式感压面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感测信号符合第一临界值,处理器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感测信号符合第二临界值,处理器产生第二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遥控装置还包括壳体,其中感压面板设置于壳体上,并与壳体共同定义出容置空间,处理器以及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于容置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遥控装置还包括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处理器以及无线传输模块设置电路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遥控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设置于壳体内并与感压面板、处理器以及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遥控装置还包括保护层,覆盖于感压面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遥控装置还包括衬底,感压面板设置于衬底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遥控装置适于与移动电子装置配合,移动电子装置包括应用程序,第一临界值以及第二临界值是经由移动电子装置所执行的应用程序而设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操作以及第二操作是经由移动电子装置所执行的应用程序而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3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