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菌包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2834.0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9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韦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真自治县康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30;A01G18/50;A01G18/64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3521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填 培养料 菌筒 食用菌菌包 菌包 制作 食用菌栽培技术 高温灭菌 可重复 菌株 装筒 成活率 破损 接种 配置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菌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菌筒制作;(2)培养料配置;(3)装筒;(4)高温灭菌;(5)接种。本发明采用特制的菌筒来装填培养料,装填速度块,装填量均匀,菌包不易破损,装培养料的菌筒可重复利用,成本低,而且便于管理,可有效提升菌包中菌株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菌包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菌包(菌棒)培养,是现代食用菌培养的通用方法。类似于一、二年生花卉草本花卉、粮食作物和蔬菜的生产是基于种子。食用菌的生产是来自于菌包;传统的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基植料(如棉籽壳)接入菌种再经过大棚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生产食用菌时,只要保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菌包内的水分,就可以长出食用菌。传统菌包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塑料袋装填培养料,装填时,装填速度慢,装填量不均匀,菌包易破损且装培养料的塑料袋不可重复利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填速度块,装填量均匀,菌包不易破损且装培养料的菌筒可重复利用,成本低,便于管理的食用菌菌包的制作方法。
一种食用菌菌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筒制作:选取地面最大直径为12-18cm的竹子,剔除枝叶及顶部直径低于12cm的主干,然后锯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长度为20-30cm的竹筒,最后将这些竹筒先置于5%的五氯酚钠溶液中浸泡15min,取出放到无太阳直射的地方自然晾干后,再置于3%的明矾溶液中煮沸15min,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后备用;
(2)培养料配置:按重量份数称取秸秆60-70份、锯木面20-30份、竹叶25-35份、碳酸氢铵0.5-1份、磷酸二氢钾1.5-3份、碳酸钙1.8-3.6份、生石灰1-3.5份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后加入水,使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在58-67%;PH值控制在7.2-7.7;接着将混合料放入真空发酵池密封发酵1-3天后即制得培养料;
(3)装筒:将制得的培养料装入菌筒中并在培养料中部留一个深度为6-10cm,直径为1-3cm的凹孔,然后盖上透气筒盖;
(4)高温灭菌:将装好培养料的菌筒整齐放置在蒸锅中使用蒸汽进行高温灭菌;
(5)接种:灭菌完成后,待温度降到21-23℃时,揭开透气盖进行接种,接种完成即制得食用菌菌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可以是按重量份数称取秸秆68份、锯木面28份、竹叶30份、碳酸氢铵0.8份、磷酸二氢钾2.1份、碳酸钙2.5份、生石灰2.3份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后加入水,使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在66%;PH值控制在7.3;接着将混合料放入真空发酵池密封发酵1-3天后即制得培养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还可以是按重量份数称取秸秆65份、锯木面21份、竹叶26份、碳酸氢铵0.5份、磷酸二氢钾1.8份、碳酸钙2.2份、生石灰2份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后加入水,使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在66%;PH值控制在7.5;接着将混合料放入真空发酵池密封发酵2-6天后即制得培养料。
本发明采用特制的菌筒来装填培养料,装填速度块,装填量均匀,菌包不易破损,装培养料的菌筒可重复利用,成本低,而且便于管理,可有效提升菌包中菌株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食用菌菌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真自治县康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未经道真自治县康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2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