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确检测血液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血液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2462.1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倪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上清液 检测 试管 样本 静脉血液 血液处理 血液检测 采血管 溶剂 灭活 血液 低温离心机 准确度 采血装置 充分接触 人体静脉 一次性 移液器 震荡机 移取 精密 震荡 采集 医护 保存 平衡 | ||
本发明精确检测血液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血液处理方法包括:由医护人员利用采血装置从人体静脉中采集至少2ml静脉血液,并将该静脉血液放置在采血管中;将采血管立即置于已平衡至4℃的低温离心机中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4000rpm,离心时间为10min,得到上清液;使用一次性精密移液器,移取上清液1ml于另一试管中,然后在试管中加入1ml的灭活溶剂,并在震荡机中震荡20‑40s,使所述上清液与灭活溶剂充分接触;将装有血液检测样本的试管立即置于4℃下保存,3天内检测人员对上述血液检测样本中的谷氨酸及天冬氨酸的浓度进行检测,本发明消除样本放置过程中不稳定带来的测定偏差,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样本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精确检测血液中谷氨酸及天冬氨酸的含量的血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人体内重要的氨基酸,不仅是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谷氨酸是生物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是非必需氨基酸,可作为酸性氨基酸参与代谢;此外,又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信息传递,涉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增殖、发育、存活与死亡,以及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的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和长时程抑制效应(LTD)突触传递效率的可塑性变化。在脑缺血等病理情况下,脑内谷氨酸浓度升高的同时,血液中谷氨酸浓度也相应升高。测定血液中谷氨酸浓度可反映脑组织缺血程度的变化。
天冬氨酸是生物体内多种氨基酸及嘌呤、嘧啶碱基的合成前体,可作为K+、Mg+离子的载体向心肌输送电解质,从而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同时降低氧消耗,在冠状动脉循环障碍缺氧时,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并参与鸟氨酸循环,增强肝脏功能,消除疲劳。此外,其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其在脑中特定区域的浓度变化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表现为含量显著升高。测定血液中天冬氨酸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应人体生理情况的变化。
血液中谷氨酸及天冬氨酸浓度对人体健康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在在血液样本储存过程中极不稳定,随着样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谷氨酸及天冬氨酸浓度逐渐升高,使准确测定谷氨酸及天冬氨酸面临较大挑战。要准确测定谷氨酸及天冬氨酸浓度,必须采取合理的样本处理方法,目前尚未报道有效的谷氨酸及天冬氨酸血液样本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解决谷氨酸及天冬氨酸浓度在血液样本储存过程中极不稳定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精确检测血液中谷氨酸及天冬氨酸的含量的血液处理方法。
为了完成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精确检测血液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血液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一)由医护人员利用采血装置从人体静脉中采集至少2ml静脉血液,并将该静脉血液放置在采血管中;
(二)将所述采血管立即置于已平衡至4℃的低温离心机中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4000rpm,离心时间为10min,得到上清液;
(三)使用一次性精密移液器,移取所述上清液1ml于另一试管中,然后在上述试管中加入1ml的灭活溶剂,并在震荡机中震荡20-40s,使所述上清液与灭活溶剂充分接触,得到血液检测样本;
(四)将装有所述血液检测样本的试管立即置于4℃下保存,3天内检测人员对上述血液检测样本中的谷氨酸及天冬氨酸的浓度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一种精确检测血液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血液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灭活溶剂为含有5%-15%的三氯乙酸溶液。
本发明的一种精确检测血液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血液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灭活溶剂为含有10%的三氯乙酸溶液。
本发明的一种精确检测血液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血液处理方法,其中:在步骤(三)中,试管在震荡器上震荡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2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