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肌肤修护凝胶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8051.5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0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亮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89;A61K8/04;A61Q19/00;A61K8/73;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晖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肌肤 凝胶配方 修护 积雪草提取物 敏感性肌肤 透明质酸钠 重量百分比 咪唑烷基脲 修复 皮肤伤口 三乙醇氨 芽孢杆菌 异戊二醇 丙二醇 黄原胶 卡波姆 尿囊素 羟甲基 甘油 补水 过敏 愈合 激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肌肤修护凝胶配方,所述的肌肤修护凝胶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水72%、甘油10%、丙二醇5%、异戊二醇2%、芽孢杆菌5%、尿囊素0.3%、积雪草提取物5%、透明质酸钠0.05%、EDTA二钠0.05%、黄原胶0.2%、卡波姆0.2%、三乙醇氨0.2%、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0.3%。该肌肤修护凝胶配方针对敏感性肌肤引起的过敏以及激素脸能够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皮肤伤口的愈合,以及对肌肤拥有较好的补水修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肌肤修护凝胶配方。
背景技术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现有的化妆品种类非常繁多,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妆容的重视,从而对化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在市场上应有尽有。化妆品按照其效果可大致分为清洁型化妆品、护肤型化妆品、基础型化妆品、美容型化妆品和疗效型化妆品,而其按剂型又可分为液体、乳液、凝胶类、膏霜类、粉类、块状和油状。
现有的凝胶类化妆品虽然种类非常繁多,但是对过敏感性肌肤引起的过敏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修复,同时对于皮肤伤口的愈合效果也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肌肤修护凝胶配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凝胶类化妆品对过敏感性肌肤引起的过敏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修复,同时对于皮肤伤口的愈合效果也不够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肌肤修护凝胶配方,所述的肌肤修护凝胶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水72%、甘油10%、丙二醇5%、异戊二醇2%、芽孢杆菌5%、尿囊素0.3%、积雪草提取物5%、透明质酸钠0.05%、EDTA二钠0.05%、黄原胶0.2%、卡波姆0.2%、三乙醇氨0.2%、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0.3%。
优选的,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制取步骤为:原料搅拌混合、中和分解、过滤透析、加热灭菌和干燥。
优选的,所述原料搅拌混合具体过程为:将新鲜鸡冠10kg水洗后切细,加两倍量的氢氧化钠溶液(2.2→1000)在60℃下搅拌混合30min。
优选的,所述中和分解具体过程为:将混合后的原料用三氯醋酸溶液中和,加浓过氧化氢酶将残留的过氧化氢分解2h,然后用三氯醋酸除蛋白,使提取液的三氯醋酸浓度成为5%。
优选的,所述过滤透析具体过程为:将中和分解后的溶液过滤后,用稀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将它在流水中透析一夜后,过滤,得到约15L的滤液。
优选的,所述加热灭菌具体过程为:将过滤透析后的滤液进行加热灭菌后,加入45L的无水乙醇,搅拌混合。
优选的,所述干燥具体过程为:将加热灭菌后的混合液析出的沉淀物用精制水溶解后,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成为粉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肌肤修护凝胶配方针对敏感性肌肤引起的过敏以及激素脸能够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皮肤伤口的愈合,以及对肌肤拥有较好的补水修复作用。该修护凝胶采用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是一种透明的胶状体,可瞬间深层保湿、增加皮肤弹性与张力,有助恢复肌肤正常油水平衡,改善干燥及松弛皮肤,透明质酸钠也是肌肤中的一种重要成份,具有表皮组织修复的功能,当皮肤组织暴露在UVB射线下时,皮肤会晒伤、发炎,真皮组织会停止产生透明质酸,同时加快透明质酸钠的衰退率,透明质酸钠大量存在于人体的结缔组织及真皮层中,拥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和保湿功能,还能增强皮肤长时间的保水能力,能帮助弹力纤维以及胶原蛋白处在充满水分的环境中,让皮肤显的更有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亮,未经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