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持水准尺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7670.2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薛凯喜;何松;杨泽平;李明东;王升福;王胜平;李炀;多会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连接 水准尺 支撑装置 旋转球 免持 支撑杆本体 固定部件 第二轴 第一轴 底部支撑部件 固定装配件 拆卸方便 任意调节 使用环境 有效解决 支撑杆 装配件 组装 局限 携带 支撑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免持水准尺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固定部件、支撑杆本体以及底部支撑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与水准尺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装配件、与所述装配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一轴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球、与所述第一旋转球连接并可沿所述第一旋转球360度旋转的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与所述支撑杆本体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常规支撑杆不能任意调节支撑角度,导致其使用环境受局限的缺点;并且本发明的免持水准尺支撑装置均采用可拆卸连接,其组装、拆卸方便,易于携带与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持水准尺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掀起了建设的热潮。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道路桥梁领域,水准测量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
水准测量一般使用水准尺配合水准仪使用,随着当下国内众多高铁项目的如火如荼地进行,水准尺的使用更是普遍。而且高铁建设的环境复杂,路线较长,很多时候两个点之间需要设的转站非常多,传统水准尺由测量人员手工扶尺,人工扶尺对个人控制力要求非常高,并且人体会自然抖动,再加上复杂的外界环境,这使得测量的精准性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设站非常多或者路线比较长的情况若是中途产生测量失误或超限的情况,则需要重新测量,这不仅浪费物力财力同时还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针对上述需求,国内外学者针对水准尺稳定测量问题提出了多种手段和方法,一般表现为采用水准尺辅助支撑来达到水准尺稳定的效果从而可以进行较为精密的读数测量,减少误差。
现有水准尺辅助支撑杆主要是通过定点固定水准尺或者两边固定水准尺,其不能够任意调节支撑角度,通常只能在某一固定环境对水准尺进行稳定支撑,但当水准测量的工作环境变得较复杂时,现有的水准尺辅助支撑杆将达不到稳定支撑的效果,导致测量精准度以及测量效率变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持水准尺支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水准尺支撑杆使用环境受局限,不能任意调节支撑角度,无法满足在多种不同环境下稳定支撑水准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持水准尺支撑装置,其中,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固定部件、支撑杆本体以及底部支撑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与水准尺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装配件、与所述装配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一轴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球、与所述第一旋转球连接并可沿所述第一旋转球360度旋转的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与所述支撑杆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免持水准尺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配件为一固定夹块,所述固定夹块包括与第一轴杆固定连接的第一面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面板相同面的两侧端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水准尺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相适配的螺纹孔,通过螺钉与所述螺纹孔的配合实现将所述固定夹块固定在水准尺上。
所述的免持水准尺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配件为一橡胶卡扣,所述橡胶卡扣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橡胶卡扣的前端至环形凹槽面为直径逐渐变大的柱形,所述柱体的末端至环形凹槽面为直径相同的柱形;所述水准尺上设置有与所述橡胶卡扣适配的稳定支撑孔,所述橡胶卡扣的前端插入所述稳定支撑孔,使所述橡胶卡扣的环形凹槽卡合在所述稳定支撑孔中实现橡胶卡扣与水准尺的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7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