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操作的内饰板顶撑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7454.8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9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恒中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8 | 分类号: | B29C65/7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操作 内饰板顶撑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内饰板顶撑工装,旨在提供一种不仅能方便的安装在车身内,而且对内饰板的支撑操作方便,可提高操作效率,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板的内饰板顶撑工装。它包括内饰板支撑架及若干伸缩支撑组件。内饰板支撑架包括竖向顶撑缸体、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竖向顶撑缸体上的连接套、设置在支撑缸体外侧面上的缸体接口、滑动设置在竖向顶撑缸体内的顶撑活塞及与顶撑活塞相连接的竖向顶撑杆。伸缩支撑组件与连接套一一对应。伸缩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缸体、设置在支撑缸体外侧面上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及与活塞体相连接的活塞杆。支撑缸体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套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顶安装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操作的内饰板顶撑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的内饰板多采用黏贴的方式固定在车身的内侧面上。这种通过黏贴方式固定在车身上的内饰板,在黏胶固化之前,需要在车身内安装内饰板支撑架,通过内饰板支撑架上的伸缩顶杆顶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一方面,目前的内饰板支撑架通常采用螺栓固定在车身内,其安装较为不便。
另一方面,目前的内饰板支撑架的伸缩顶杆通常采用紧定螺钉固定伸缩顶杆的长度,每次伸长或缩短伸缩顶杆时都需要松开并拧紧紧定螺钉,而内饰板支撑架的伸缩顶杆数量往往又比较多,操作者在通过伸缩顶杆支撑内饰板时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操作效率不高,从而降低内饰板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内饰板顶撑工装,其不仅能方便的安装在车身内,而且对内饰板的支撑操作方便,可提高操作效率,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操作的内饰板顶撑工装,包括:内饰板支撑架,内饰板支撑架包括竖向顶撑缸体、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竖向顶撑缸体上的连接套、设置在竖向顶撑缸体外侧面上并位于连接套下方的连接套限位挡块、设置在竖向顶撑缸体内侧面下部的内限位凸块、设置在支撑缸体外侧面上的缸体接口、滑动设置在竖向顶撑缸体内并位于限位凸块上方的顶撑活塞及与顶撑活塞相连接的竖向顶撑杆,所述缸体接口位于限位凸块的下方,所述竖向顶撑缸体的上端设有顶撑杆过孔,竖向顶撑杆位于顶撑活塞的上方,竖向顶撑杆的上端穿过顶撑杆过孔并位于竖向顶撑缸体的上方;以及若干伸缩支撑组件,伸缩支撑组件与连接套一一对应,伸缩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缸体、设置在支撑缸体内侧面上的限位块、设置在支撑缸体外侧面上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及与活塞体相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支撑缸体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套上,支撑缸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活塞杆过孔,活塞杆的端部穿过活塞杆过孔并位于支撑缸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支撑缸体的第一端位于限位块的同一侧,活塞体与第一接口位于限位块的相对两侧,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上设有开关阀。
本方案的方便操作的内饰板顶撑工装不仅能方便的安装在车身内,而且对内饰板的支撑操作方便,可提高操作效率,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连接套之间的竖向顶撑缸体上还设有挡圈结构,挡圈结构包括设置在竖向顶撑缸体的外侧面上的环形卡槽及卡设在环形卡槽内用于支撑连接套的挡圈。
本方案中位于最下的连接套支撑于连接套限位挡块上,其余的连接套支撑于对应的挡圈上,如此,每个连接套不会相互叠压在一起,从而方便转动连接套,进而调节伸缩支撑组件在竖向顶撑缸体的周向上的位置,以便于实际顶紧操作。
作为优选,连接套与竖向顶撑缸体转动连接。本方案结构使得伸缩支撑组件能够在竖向顶撑缸体的周向上进行转动,进而调节伸缩支撑组件在竖向顶撑缸体的周向上的位置,以便于实际顶紧操作。
作为优选,竖向顶撑杆上并位于竖向顶撑缸体的上方设有配重块。
作为优选,竖向顶撑杆的上端设有与竖向顶撑杆相垂直的上顶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恒中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恒中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74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覆膜机的覆膜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塑料管件连接的承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