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沉式道路绿化带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64024.0 申请日: 2018-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9113123B 公开(公告)日: 2020-09-01
发明(设计)人: 曹林涛;伍骄;黄俊;康丹;孙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文理学院;大千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3B3/02 分类号: E03B3/02;E03F5/10;E01C11/22;E01F15/02;A01G9/02
代理公司: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史俊军
地址: 441053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浅沉式 道路 绿化带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浅沉式道路绿化带施工方法,属于道路绿化建设领域。绿化带整体地表低于临近路表20‑30mm,在绿化带与路表接触部位采用锯齿型站石隔离与围护绿化带,保证锯齿型站石齿沟标高与绿化带齐平;在绿化带1/4‑1/3横截面位置设置由碎石组成的上窄下宽的纵向渗沟做蓄水主体,并且纵向渗沟底部零散撒布有枯枝败叶组成的吸附性隔离层,同时每间隔3米在纵向渗沟的横向铺设化纤类过滤用织物;道路纵向每间隔8‑10米,在纵向渗沟邻接位置开挖有比渗沟深20cm并且连在一起的小型蒸发池,四周壁与内部采用多孔砖或园木无胶结镂空式充填;在纵向渗沟内与小型蒸发池连接的部位,渗沟下沉20cm并埋植端头由网孔封堵的中空混凝土短管涵。通过上述结构可以适度蓄积初雨通过蒸发净化,同时避免初雨被较多混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绿化建设领域,属于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与公路建设上的一种具体措施浅沉式道路绿化带施工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浅沉式道路绿化带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绿化带常用于分割交通流,多数情况下凸出于路表,由凸出路表的站石或缘石围拢土壤并栽植绿化构成整体凸出地表的隔离结构。缺陷主要在于:路表雨水无法汇流进入绿化带,同时在给绿化带浇水时容易导致泥土溢出到路表污染路面。由于投资经费问题,一般道路或公路用以分割交通流的绿化带较少涉及内部排水管网;相比之下,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由于结构耐久性的考虑,会在分割带内部设计纵向排水。

伴随海绵城市概念的崛起,下沉式广场、绿地以及道路逐渐被提及并尝试。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地表50-300mm;其目的主要在于:凭借调蓄容积有效地消减地表径流;尘土伴随雨水汇入并沉淀,有效地收集路表灰尘;补充地下水并节约绿化用水。因为沉入地下,具备显著的排水设计特征:设计有排水系统,包括内部排水管与外部溢流管;或设计有收集与再利用措施,包括雨水管/蓄水池与泵站等设施。显而意见,因为担心植被阶段性被水淹滞,地下排水体系成为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标准配置。但是连续的地下排水管网显著提高建设与维护成本,同时也会因跨园林与市政两个部门带来管理不畅。这客观上导致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推广难度大,同时路表面源的有污染的初雨在汇入下沉式绿化带后,后续清洁汇水必然与其混杂交换,以至于由溢流把污染带入排水管网,降低了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截污的效果。为此需要在下沉式道路绿化带与常规的凸出路表的绿化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能够保障道路绿化带空间的适度存积道路面源的含有污辱物的初始雨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浅沉式道路绿化带施工方法,提供一种适度蓄积面源初雨,且避免有污染的初雨混合排放的道路绿化带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绿化带1/4-1/3横截面位置设置由碎石组成的上窄下宽的纵向渗沟做蓄水主体,并且纵向渗沟底部零散撒布有枯枝败叶组成的吸附性隔离层,同时道路纵向每间隔3米在纵向渗沟的横向铺设化纤类过滤用织物,并以过滤用织物为中心充填中粗砂进入纵向渗沟;

步骤2、修整绿化带整体地表低于临近路表20-30mm,并且在绿化带与路表接触部位采用锯齿型站石隔离与围护绿化带,保证锯齿型站石齿沟标高与绿化带齐平;

步骤3、道路纵向每间隔3米,在绿化带的横向地表土壤修整20-30mm深度的浅沟连接至纵向渗沟;

步骤4、道路纵向每间隔8-10米,在纵向渗沟邻接位置开挖有比渗沟深20cm并且连在一起的小型蒸发池,四周壁与内部采用多孔砖或园木无胶结镂空式充填;

步骤5、在纵向渗沟内与小型蒸发池连接的部位,渗沟下沉20cm并埋植端头由网孔封堵的中空混凝土短管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1中的纵向渗沟深度40-50cm,其地表宽度为道路绿化带地表宽度的1/5;所述步骤5中的混凝土管涵直径20-30cm,长度1-2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大千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文理学院;大千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4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