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2121.6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8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筱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筱雨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杨娟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盖 | ||
杯盖,由一与杯体匹配的盖体组成,其特征在于:盖体的底部固定着一碟形弹簧的一端,碟形弹簧另一端固定在一内杯的杯底;内杯的边沿为饮水部位,该饮水部位经杯底的碟形弹簧在盖体从杯体上旋转而出时弹出于盖体边沿。本发明通过在杯盖内设置内杯,经弹簧弹出内杯供饮水者使用,可避免杯盖外侧因种种原因被污染而直接与嘴接触带来病从口入等不卫生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盖,属于IPC分类第A47K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饮水杯基本上功能都体现在杯体上,而杯盖结构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如一些杯盖从杯体上旋下之后可直接用来盛水喝。
杯盖结构相对简单,功能也仅仅是盛水喝而已。此类杯盖就因为只是盛水以及倒扣之后与杯体螺接,所以能够改进的地方的非常有限。就目前来讲,杯盖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杯盖盛水,人嘴直接与杯盖的外侧壁接触,这是非常不卫生的。饮水杯外侧壁常时间与外界接触,外侧壁会沾上灰尘。另外饮水杯有可能会掉地上被泥土沾染,也有可能放置时会有细菌粘在杯盖外侧壁上。这种情况下,杯盖就不再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杯盖从卫生角度来讲的体现在结构上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又能解决卫生问题的杯盖。
本发明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杯盖,由一与杯体匹配的盖体组成,其特征在于:盖体的底部固定着一碟形弹簧的一端,碟形弹簧另一端固定在一内杯的杯底;内杯的边沿为饮水部位,该饮水部位经杯底的碟形弹簧在盖体从杯体上旋转而出时弹出于盖体边沿。
所述内杯的边沿与盖体的边沿之间由一薄膜环套相连,使得内杯与盖体边沿不存在间隙。
所述薄膜环套的边沿分别嵌入或包裹内杯的边沿以及盖体的边沿。
所述盖体的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对应内杯的外侧壁,内杯被弹出时限制内杯进一步弹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杯盖内设置内杯,经弹簧弹出内杯供饮水者使用,可避免杯盖外侧因种种原因被污染而直接与嘴接触带来病从口入等不卫生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杯盖在使用时与杯体匹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时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至图5,杯盖,由一与杯体1匹配的盖体2组成,盖体2的底部固定着一碟形弹簧3的一端,碟形弹簧3另一端固定在一内杯4的杯底41;内杯4的边沿为饮水部位5,该饮水部位5经杯底41的碟形弹簧3,在盖体2从杯体1上旋转而出时弹出于盖体2边沿21。
在本发明中,选用碟形弹簧3可以有效避免内杯4压缩入盖体2内时,内杯4杯底41距离盖体2内侧底部的距离控制在最小值。
另外,所述内杯4的杯底41周边设有凹槽环44,所述碟形弹簧3抵在杯底41的一端可落在凹槽环44内。所述凹槽环也可以起到对碟形弹簧3限位的作用。
本发明的实现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筱雨,未经吴筱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2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快溶解质溶解的便携式饮用品容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