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作用下可改变压力的橡胶加工反应釜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8373.1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术国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3/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作用 橡胶加工 反应釜 支撑装置 卡位座 可改变 微调架 交叉式连接 扣接装置 方形卡 支架 焊接 活动连接有 反应效果 防护设备 化工机械 铰接装置 外界压力 细微调整 正表面 铰接 橡胶 | ||
本发明涉及化工机械防护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重力作用下可改变压力的橡胶加工反应釜支撑装置,包括方形卡盘,方形卡盘位于背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微调架,微调架位于两侧中部的正表面均焊接有细微调整座,微调架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调节支架外侧的中部,且两个调节支架的一端均通过铰接装置分别与两个交叉式连接架的外侧相铰接,两个交叉式连接架之间通过扣接装置固定连接在一起。该重力作用下可改变压力的橡胶加工反应釜支撑装置,通过扣接装置和卡位座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受到外界的重力作用时,通过受到作用力的大小能够调节卡位座上所受到的压力,从而调节卡位座的位置,能够防止反应釜受到外界压力改变对橡胶的反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机械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力作用下可改变压力的橡胶加工反应釜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的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
橡胶属于化工材料中的一种,在对橡胶进行加工时会使用到很多设备,其中就包括反应釜,对橡胶进行反应处理时容易受到外界的重力出现质变的情况,在重力作用下会受到强大的压力,当外界压力与反应釜内的压力进行混合时,会改变反应釜中的气压,从而降低对橡胶的反应效果,当使用者不能根据情况进行调节反应釜内的压力时,不仅会影响对橡胶的加工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加工的效率,由于反应釜属于一个整体,因此在调节压力时会出现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发明一种重力作用下可改变压力的橡胶加工反应釜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作用下可改变压力的橡胶加工反应釜支撑装置,具备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根据受到的重力调节对反应釜的压力,从而防止外界压力对反应釜造成干扰,影响对橡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等优点,解决了在受到外界的作用力时会产生强烈的压力,压力与反应釜内的压力进行混合时,会改变反应釜中的气压,从而降低对橡胶的反应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根据受到的重力调节对反应釜的压力,从而防止外界压力对反应釜造成干扰,影响对橡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力作用下可改变压力的橡胶加工反应釜支撑装置,包括方形卡盘,所述方形卡盘位于正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方形卡盘位于背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微调架,微调架位于两侧中部的正表面均焊接有细微调整座,细微调整座的外侧铰接有防护支架,防护支架远离细微调整座的一端焊接有限位扣座,带网槽式限位扣座内腔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扣槽,带网槽式限位扣座远离防护支架一侧面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弹性球,且两个限位弹性球的一侧分别与另一防护支架一侧面的两侧相焊接,限位弹性球的正表面开设有限位凸起。
所述微调架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调节支架外侧的中部,且两个调节支架的一端均通过铰接装置分别与两个交叉式连接架的外侧相铰接,两个交叉式连接架之间通过扣接装置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交叉式连接架远离扣接装置的一侧与带网槽式限位扣座的一侧相焊接,两个微调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调节装置的两侧相焊接,且调节装置内腔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受力调节柱,受力调节柱的一端与扣接装置内侧的中部相插接,且扣接装置的顶部卡接有卡位座,受力调节柱的另一端焊接有椭圆状橡胶接触头,受力调节柱位于扣接装置一端的外表面套装有弹性回复装置,且弹性回复装置的两端分别与调节装置和扣接装置的一侧弹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术国,未经王术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8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