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的废水、废气全流程管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7930.8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2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丁禄彬;姜学艳;李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F23G7/06;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37247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沙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炼厂 停工 管控 废气 维修过程 全流程 环境保护管理 产生原因 废气来源 废水废气 管理水平 企业环保 企业环境 石化行业 维修 分级 分析 分类 源头 环节 治理 | ||
本发明属于石化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的废水、废气全流程管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中废水、废气来源;(2)分析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中废水、废气的成分及组成;(3)处理废水废气。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废水、废气全流程管控的方法,源头分析废水产生原因、产生环节,实施分类管控、分级治理,以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环境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的废水、废气全流程管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炼油企业生产装置运行一个周期(一般3-5年)后需进行停工大检修,对塔、容器等设备进行清洗,对腐蚀设备进行更换,对计量仪表进行标定,以确保下一周期的安全平稳再生产。停工阶段,常常几十套生产装置同时停下,降温、降压、退料、放空、设备清洗时,短时期内将产生大量含油、含溶剂、含碱、含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污染物浓度波动范围大,难以保证污水处理装置污水总量及污染物浓度负荷要求,易对污水场产生冲击,影响最终达标排放。此外,在装置蒸煮、管线吹扫过程中,易发生蒸煮、吹扫流程不合理、现场管理不严导致异味泄漏的情况,容易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因此,提供一种分类管控、分级治理的用于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的废水、废气全流程管控的方法是很好有必要的。
含硫废水:S2-含量大于100mg/L的废水;
含盐废水:盐含量大于500mg/L的废水;
含油废水:油含量大于20 mg/L的废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废水、废气全流程管控的方法,以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环境风险。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的废水、废气全流程管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中废水、废气来源(产生原因及产生环节);
(2)分析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中废水、废气的成分及组成;
(3)处理废水废气,根据废水、废气种类及性质特点制定处置方式。
步骤(1)中废水的来源是炼厂停工阶段装置退料后,设备的清洗以及联通设备的管线吹扫产生携带物料的废水或者加工含硫物料的设备,及钝化剂化学清洗。炼厂停工阶段装置退料后,设备的清洗以及联通设备的管线吹扫会产生携带物料的废水;加工含硫物料的设备(如催化裂化装置、加氢装置等),还需要利用钝化剂进行化学清洗,此过程会产生高浓度废水。
步骤(1)中废气的来源是设备蒸煮后,残留的不凝油气混合物。设备(管线)蒸煮(吹扫)后,残留一些不凝油气混合物,主要成分包括烃类、瓦斯、硫化氢、硫醚、硫醇、氨气、氮气、二氧化碳、氢气等。
步骤(2)中废水包括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盐废水和钝化废液。
步骤(2)中废气包括烃类、瓦斯、硫化氢、硫醚、硫醇、氨气、氮气、二氧化碳、氢气。
按照废水性质分类,开停工及检维修过程产生的废水包括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盐废水和钝化废液。通常将S2-含量大于100mg/L的废水称为含硫废水,将盐含量大于500mg/L的废水称为含盐废水,将油含量大于20 mg/L的废水称为含油废水。步骤(3)中废水的处理方法为:
含油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送含油污水系统,利用生物降解法处理,还可通过增加高级氧化法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果;
含硫废水送酸性水气体装置处理,利用蒸汽进行汽提处理,用蒸汽将废水中S2-以H2S的形态蒸出,与废水分离并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