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模通信的智能家居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6665.1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白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W4/80;H04W3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3003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模 通信 智能家居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模通信的智能家居通信系统,在网关中增加Lora通信模块,在终端模块中也增加Lora通信模块,在此基础上,将两种模式的通信模式进行融合,将Lora网络的通信信号强度设定为满足通信稳定性的最低信号强度,以避免对zigbee网络系统和物理上相邻的lora通信系统干扰;同时,智能家居通信系统优先使用zigbee链路进行通信,当zigbee链路发送失败时,用LoRa链路进行补发,保证通信可靠;当网关广播消息时,用LoRa链路发送,消息延迟短,避免zigbee广播风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智能家居通信系统稳定可靠,设备响应及时,同时满足设备低功耗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通信系统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双 模通信的智能家居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基于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多,人们对 家居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家居通信系统将家庭的各种设备进行互联, 并进行控制,实现了家用设备的智能化。
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通信系统从通信方式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基于总 线的有线通信系统虽然具有通信稳定、可靠的优点,但由于布线麻烦,安装设 置复杂,造价高,维护困难等缺点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基于无线通信协议的无 线通信系统无需单独布总线,安装灵活方便,可随时升级更新。目前,在智能 家居通信系统中应用较广泛的无线通信协议是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有自组网、数据加密的优点,但其工作于2.4GHz频段,存在通 信距离短,穿墙能力差,路由不稳定,在面积大、zigbee和wifi设备多的家庭 环境,通信可靠度低。同时,当网关发送广播命令时,所有zigbee路由节点会 转发该消息,产生广播风暴,导致信道拥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模通信的智能家 居通信系统,以解决智能家居通信系统在zigbee单一通信模式下,通信距离短, 路由不稳定,通信不可靠的问题,不仅能保证智能家居通信系统设备之间通信 可靠,而且能使设备响应更加及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基于双模通信的智能家居通信系统,包括网 关、无线中继器、终端模块、客户端以及服务器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包含有wifi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以及LoRa通信模块,网关 通过wifi通信模块与客户端、服务器端进行通信,网关通过zigbee通信模块、 LoRa通信模块直接与终端模块进行通信或通过zigbee通信模块、LoRa通信模 块与无线中继器通信再与终端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终端模块为同时使用zigbee和LoRa进行通信的模块,用于家居设备的 控制和监控;
网关、终端模块和无线中继器在zigbee有效通信范围内组网,构建一个 zigbee网络,zigbee网络为mesh网络结构;
网关的LoRa通信模块定期扫描信道占用情况并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 择相对干净的信道做为lora通信信道;
物理上相邻的用户使用各自的lora网络时,两个lora网络之间会产生干扰, 为最大限度的降低两个lora网络之间的信号干扰,网关的LoRa通信模块向每个 终端模块和无线中继器发送信道探测码,终端模块和无线中继器收到信道探测 码后向网关回传信道返回码,网关接收信道返回码判断出与终端模块或无线中 继器通信所需的最低信号强度,将最低信号强度设置为终端模块或无线中继器 的通信信号强度,并确定通信信道;网关需定期发送信道探测码,实时更新其 发送信号的强度和通信信道;
网关通过zigbee通信模块以及构建的zigbee网络,发送lora通信参数到终 端模块和无线中继器进行组网,构建一个Lora网络,Lora网络为星形网络结构;
从网关到终端模块和无线中继器的广播由lora通信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白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白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66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