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复模拟采煤工作面底板透水系数的教学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3905.2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冯飞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飞燕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含水层 水袋 教学实验装置 采煤工作面 模拟系统 透水系数 可重复 水箱 控压 煤层 岩层 左右两侧 智能 模拟架 喷水孔 塑胶板 塑胶片 | ||
1.一种可重复模拟采煤工作面底板透水系数的教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架(1)和设置在其中的煤层(2)和其他多个岩层,在所述煤层(2)上方设置有含水层(3),在所述含水层(3)中设置有含水层模拟系统(4),所述含水层模拟系统(4)包括矩形的水袋(401),所述水袋(401)的顶板和底板为高强度的塑胶板,四周为高强度的塑胶片,所述水袋(40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智能控压水箱(402)和第二智能控压水箱(403),在所述水袋(401)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模拟采煤工作面底板透水系数的教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404)从前到后共7排,每排的中部均设置在所述水袋(401)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上,第1排和第7排的所述喷水孔(404)的个数为30,第2排和第6排的所述喷水孔(404)的个数为20,第3排~第5排的所述喷水孔(404)的个数为10,所述喷水孔(404)的直径为2mm;
所述水袋(401)的长宽高分别为5000mm、1500mm和16mm,所述塑胶板的厚度为3mm,所述水袋(401)的内部空腔的高度为10mm,所述第一智能控压水箱(402)进水,压力区间为0-4.5MPa,所述第二智能控压水箱(403)出水,压力区间为0-3.5MPa,压力最大控制精度为0.1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复模拟采煤工作面底板透水系数的教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模拟开始时,所述水袋(401)的内部装满石蜡并冷藏,固定成型,然后作为一层岩层铺设到预设的所述含水层(3)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含水层(3)的中部,四周用骨料铺设;
刚开始进水时,使用温度为45℃~60℃的水,慢慢融化石蜡并排除,所述第一智能控压水箱(402)的压力比所述第二智能控压水箱(403)大1.5MPa,2小时内逐步下降到0.5MPa的压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重复模拟采煤工作面底板透水系数的教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煤层(2)的下方100mm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的数量为36个,从前到后共3排,每排12个,右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5)之间的距离为800mm,前后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5)之间的距离为4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复模拟采煤工作面底板透水系数的教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煤层(2)上方5H、10H和20H位置处分别设置包括多种裂隙的第一裂隙带(601)、第二裂隙带(602)和第三裂隙带(603),其中,H为所述煤层(2)的高度;
所述第一裂隙带(601)的长和宽分别为2200mm和1000mm,所述第二裂隙带(602)的长和宽分别为1100mm和500mm,所述第三裂隙带(603)的长和宽分别为500mm和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重复模拟采煤工作面底板透水系数的教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裂隙采用裂隙预制装置制作而成,所述裂隙预制装置包括多个裂隙片(701)、裂隙片载体(709)和裂隙片固定盒,所述裂隙片固定盒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杆(702),在所述固定杆(70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703),在其中两个所述通孔(703)处活动连接有滑道(704),所述滑道(704)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滑道(704)和所述通孔(703)之间采用角度固定扣(705)连接,所述滑道(704)的两端分别处在所述角度固定扣(705)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滑道(704)能够以所述角度固定扣(705)为轴在左右方向上自由旋转;
所述裂隙片载体(709)为长条形,在其上设置有多个裂隙片固定扣(706),数量与所述通孔(703)的数量一致,在所述裂隙片固定扣(706)上活动连接有所述裂隙片(7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飞燕,未经冯飞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39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