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陶瓷精密性堆积的立体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7341.1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8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玲 |
主分类号: | B29C64/106 | 分类号: | B29C64/106;B29C64/209;B29C64/321;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93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料孔 口外壁 限料块 挤出 挤出口 排料管 立体成型 熔融态 耗材 空腔 堆积 陶瓷 均匀间隔分布 环形密封块 加热机构 接通电源 运动过程 轴线垂直 排料孔 上圆台 下端部 热源 同轴 圆台 加热 匹配 挤压 驱动 侧面 | ||
本发明公布了用于陶瓷精密性堆积的立体成型方法,其步骤包括,接通电源,加热机构内的热源将位于排料管内的耗材加热至熔融态并由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排入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的空腔内;空腔内的熔融态耗材由第二导料孔挤压出挤出口外壁,挤出口与第二导料孔同轴并且挤出口半径与限料块下部圆台半径匹配且第二导料孔的直径小于挤出口直径;相邻第一导料孔呈均匀间隔分布并且第一导料孔的轴线垂直于限料块上圆台的侧面;排料管运动过程中驱动与其连接限料块沿排料管的轴线向远离挤出口外壁的方向运动并使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之间产生间隙,挤出半径为挤出口外壁的挤出口半径。
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17年07月27日,申请号为:2017106258222,发明名称为“一种双口径、变流量式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机挤出口,具体涉及用于陶瓷精密性堆积的立体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3D打印机采用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成与制造产品。
3D打印机挤出口用于将粘合材料由储料腔挤出至打印工作面,现有的打印机挤出口多采用固定口径并且单位时间内由挤出口挤出的粘合材料量为定值,其缺陷在于:当生产对打印的精度要求不同时,挤出口的口径与挤出量不能随之相应变化,即精度要求较高时,固定口径无法满足生产精度要求,精度要求较低时,固定口径的挤出量较小,打印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两种口径3D打印机挤出口并且不同口径的切换无需中断打印机的打印过程,同时本发明还具有流量可控的功能并且可根据实际打印的需要调整挤出口的单位时间挤出量。
用于陶瓷精密性堆积的立体成型方法,其步骤包括:
S1.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内壁处于匹配密封状态并且挤出半径为第二导料孔半径,接通电源,加热机构内的热源将位于排料管内的耗材加热至熔融态,熔融态的耗材由贮料机构排料端排出沿排料管的轴线向排料管的底部流动并由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排入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的空腔内;
S2.由于限料块同轴连接于排料管的下端并且限料块呈同轴双圆台状,限料块由顶部至底部圆台半径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并且限料块下部的圆台母线与挤出口外壁的母线平行,限料块上设置有若干导料孔,所述的导料孔包括若干第一导料孔、第二导料孔,第一导料孔设置于限料块上部的圆台,第一导料孔可通过环形密封块与挤出口外壁形成的空腔与设置于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相接通,第二导料孔同轴设置于限料块下部圆台的底部并且第二导料孔与第一导料孔连通;使得位于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空腔内的熔融态耗材由第二导料孔挤压出挤出口外壁;
挤出口与第二导料孔同轴并且挤出口半径与限料块下部圆台半径匹配且第二导料孔的直径小于挤出口直径;相邻第一导料孔呈均匀间隔分布并且第一导料孔的轴线垂直于限料块上圆台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玲,未经张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敏树胶堆积成型的立体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FDM型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