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施工地用的物料防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4529.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陆茹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中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E04G2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江北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物料 防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地用的物料防水装置,包括一嵌入设置于土壤中的地埋盒,地埋盒的一侧并排设置一个以上的地埋件,远离地埋盒一侧设置有一底座,底座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设置于靠近地埋盒一侧,所述地埋件的一侧与地埋盒连接导通,地埋件中间设置一个出线孔,出线孔内均装入一钢丝线,所述第一固定座上通过第一转动销转动安装有密封内板,第二固定座上通过第二转动销转动安装有密封外板,钢丝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密封外板的底面拆卸式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在雨天时能够自动对堆积在地面上的物料进行锁紧密封,具有非常好的防水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地用的物料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地领域,会在施工地堆放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一般都不防水,因此需要在雨天时在物料上端放置一覆盖膜,通过覆盖膜来实现防雨,但是现有技术中,每次使用都需要拆装覆盖膜,非常的不便,而且覆盖膜在覆盖后,都要外部的重物压紧,防止松脱,但是这种结构没有自锁的功能,在风力的作用下,重物会松脱,产生缝隙,导致雨水进入,防护效果差,而且雨水结束后需要人工进行拆除,非常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地用的物料防水装置,能够在雨天时能够自动对堆积在地面上的物料进行锁紧密封,具有非常好的防水密封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用的物料防水装置,包括一嵌入设置于土壤中的地埋盒,地埋盒的一侧并排设置一个以上的地埋件,远离地埋盒一侧设置有一底座,底座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设置于靠近地埋盒一侧,所述地埋件的一侧与地埋盒连接导通,地埋件中间设置一个出线孔,出线孔内均装入一钢丝线,所述第一固定座上通过第一转动销转动安装有密封内板,第二固定座上通过第二转动销转动安装有密封外板,所述钢丝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密封内板的底面拆装式连接,钢丝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密封外板的底面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相同,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固定焊接在钢丝线一端的金属块,以及嵌入于密封内板底面中的磁铁,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焊接在钢丝线另一端的金属块,以及嵌入于密封外板底面中的磁铁,磁铁的底部均设置一个凹腔,金属块插入于凹腔中吸合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地埋件呈“U”字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外板的一端伸入于地埋盒的上端,并正对着地埋盒中间的储水腔,密封外板的伸入端底部固定安装一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一浮体,储水腔与地埋件的出线孔相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内板的头部设置有一转动部,转动部与密封内板之间通过一铰链结构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铰链结构包括设置于密封内板一端的延伸部,正对延伸部的转动部一侧开设一转动腔,延伸部扣入于转动腔内,延伸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第三转动销,第三转动销上均套装一扭力弹簧,其通过扭力弹簧装入于转动腔两侧的转轴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内板 的中间设置一通槽,通槽内通过一弹性橡胶膜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在雨天时能够自动对堆积在地面上的物料进行锁紧密封,具有非常好的防水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中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中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4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