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背压式膜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3995.7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4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虎;李志丰;胡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泓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6 | 分类号: | B01D63/06;C02F1/44;D01F6/46;D01F1/10;D01F8/06;D01F8/14;A01N59/16;A01N43/16;A01P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背压式膜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背压式膜元件,包括集水管、设置在集水管外侧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外侧设有防水层,集水管的首端封闭,集水管的尾端敞开,集水管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集水管的尾端设置有背压阀,背压阀包括圆柱状阀体,自阀体的首端到阀体的尾端依次设置有圆柱状进水室、功能室、圆台状过渡室、圆柱状出水室,功能室中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挡板、圆管、与圆管内腔相适配的导杆。该防背压式膜元件通过在集水管的出水口设置背压阀,能够阻止纯水通过集水管反向回流到过滤层,避免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发生剥离与分层,避免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发生不可逆损伤,显著提高所述防背压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实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背压式膜元件,属于过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膜元件是反渗透净水机中的核心部件,膜元件包括反渗透膜和纳滤膜,膜元件由膜片、纯水导流网、原水导流网绕集水管卷制而成,外围缠防水胶带固定,形成一个圆柱状的膜元件,集水管上面设置小孔收集过滤水后从出水口排出。集水管一端封闭,阻止进入滤层的原水进入管内,防止串水。另外一端为过滤水出水端。膜元件安装在净水机膜壳内使用,正常运行时过滤水从集水管内聚集排出,机器停机后(增压泵停止运行),出水管道内残留的净水会反向流动到集水管内,从集水孔流到滤层,形成一个瞬时压力即背压,受到导流网的支撑,导流网网格的小格位置对应的膜片上就会出现很多气泡状剥离和分层,导致膜元件发生不可逆损伤,直接影响膜使用性能。外接管路越长,产生的背压越大,破坏性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背压式膜元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背压式膜元件,包括集水管、设置在集水管外侧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集水管的首端封闭,所述集水管的尾端敞开,所述集水管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集水管的尾端设置有背压阀,所述背压阀包括圆柱状阀体,自阀体的首端到阀体的尾端依次设置有圆柱状进水室、功能室、圆台状过渡室、圆柱状出水室,所述集水管的内腔与进水室连通,所述功能室的侧壁为弧面结构,所述功能室任一横截面的面积大于进水室任一横截面的面积,所述功能室与进水室的交界处设置有台阶,所述功能室中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挡板、圆管、与圆管内腔相适配的导杆,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进水室的内径,所述挡板的正面设置有圆柱状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圆管的尾端与挡板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管的尾部侧壁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导杆的首端设置在圆管的内部,所述导杆的尾端设置在圆管的外部,所述导杆的尾端固设有档环,所述档环与功能室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多根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档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功能室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外侧套设有圆柱螺旋弹簧,所述圆柱螺旋弹簧设置在圆管和档环之间;所述过渡室的大端口与功能室连通,所述过渡室的小端口与出水室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集水管的尾端与阀体的首端连接为一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体的首端固设有连管,所述连管尾端的内腔与进水室连通,所述连管首端的内腔与集水管的内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体尾部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环形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杆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轴向开口槽,轴向开口槽的长度等于导杆的长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台的顶部固设有圆锥状凸部,所述凸部底面的直径等于凸台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层由过滤片绕着集水管的侧壁卷制而成,所述过滤片由原水导流网、膜片、纯水导流网依次叠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泓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泓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3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