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水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3596.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张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林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常娥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卡箍装置 上过滤器 杯体 下过滤器 上端 过滤水杯 螺纹连接 杯盖 挡块 下端 倾倒 把手 磁极 杯体内壁 杯体内部 杯体外壁 方便卫生 滑轨滑动 环状结构 箍装置 铰接卡 烫伤 滑轨 卡箍 茶水 喝茶 茶叶 体内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过滤水杯,包括杯体,杯体上端设置有杯盖,杯体内壁上设置有滑轨,杯体内部设置有能够沿滑轨滑动的过滤器,杯体上端设置有挡块,挡块上铰接卡箍装置,卡箍装置为环状结构或C型结构。卡箍装置上设置有把手a,卡箍装置用于卡箍过滤器,卡箍装置的内径等于过滤器的外径。过滤器包括上过滤器,上过滤器下端设置有下过滤器,上过滤器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下过滤器或上过滤器与下过滤器通过磁极配合。杯体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杯盖。杯体外壁上还设置有把手b。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洗茶后杯体内洗茶水的倾倒及喝茶完毕后茶叶的倾倒,结构简单,方便卫生,不容易烫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杯技术领域,涉及过滤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的过滤水杯大多是上面开口,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使用时首先将茶叶放进杯体内的过滤网中,然后倒入开水,先洗茶叶,再翻过水杯倒掉洗茶水,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一是用手拿过滤网不卫生;二是在洗茶过程中往外倾倒开水时容易烫伤;三是喝完茶水倒掉茶叶,又要用手触碰过滤网,过程繁琐且不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过滤水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直接用手接触过滤网不卫生及倾倒过程中存在的容易烫伤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过滤水杯,包括杯体,杯体上端设置有杯盖,杯体内壁上设置有滑轨,杯体内部设置有能够沿滑轨滑动的过滤器,杯体上端设置有挡块,挡块上铰接卡箍装置,卡箍装置上设置有把手a,卡箍装置用于卡箍过滤器,卡箍装置的内径等于过滤器的外径。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过滤器包括上过滤器,上过滤器下端设置有下过滤器,上过滤器和下过滤器外壁上均设置有与滑轨配合的凸块。
上过滤器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下过滤器。
上过滤器下端通过磁极配合设置下过滤器,上过滤器与下过滤器接触处设置有相反的磁极。
卡箍装置为环状结构。
卡箍装置为C型结构。
杯体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杯盖。
杯体外壁上设置有把手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洗茶后杯体内洗茶水的倾倒及喝茶完毕后茶叶的倾倒,结构简单,方便卫生,不容易烫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过滤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过滤水杯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过滤水杯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滤水杯的卡箍装置的实施例1的挡块和卡箍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滤水杯的卡箍装置的实施例2的挡块和卡箍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滤水杯的卡箍装置的实施例3的挡块和卡箍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滤水杯的卡箍装置的实施例4的挡块和卡箍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2.杯盖,3.过滤器,31.上过滤器,32.下过滤器,4.滑轨,5.挡块,6.卡箍装置,7.把手a,8.把手b,9.铰座a,10.铰座b,11.铰座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林,未经张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3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环保水杯
- 下一篇:降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氯离子含量的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