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装置和光源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2994.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晓希;郑小平;童玉珍;李顺峰;卢洪;王琦;张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9/00;F21K9/68;F21K9/69;F21K9/64;F21K9/60;F21K9/61;F21Y115/10;F21Y113/1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抛物面集光器 发光元件阵列 入光口 发光装置 光源成像 光源 出光效率 发光元件 出射 发光 | ||
1.一种发光装置,包装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发光元件阵列和具有入光口的复合抛物面集光器;
发光元件阵列设在复合抛物面集光器的入光口处,使得复合抛物面集光器对来自发光元件阵列的光束进行收集,发光元件阵列中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积之和大于或者等于复合抛物面集光器的入光口的面积的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阵列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阵列中至少部分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相邻的发光元件的颜色不同,且发光元件阵列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发光元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复合抛物面集光器入光口的最大长度的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阵列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蓝色发光元件和白色发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阵列中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组成的形状与复合抛物面集光器的入光口的形状匹配,且复合抛物面集光器的入射角度与发光元件阵列的发光角度相差不超过10度,其中复合抛物面集光器的入射角度为从该复合抛物面集光器的入光口入射后经一次反射就从复合抛物面集光器出射的入射光线的最大入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用于对光源中的复合抛物面集光器的出射光进行准直的准直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至少设置一个,当光源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在各个光源的出光方向还设有波长合光装置,该波长合光装置内设有用于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和透射的滤光元件。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光源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光源,不同的光源中的发光元件阵列中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的主波长位于不同的波长范围内;
整形和/或匀光装置,设在光源的光线出射的方向,用于对波长合光装置的出射光进行整形和/或匀光;
和投影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设在整形和/或匀光装置的出光方向,用于将整形和/或匀光装置的出射光投射到目标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与整形和/或匀光装置之间还设有成像装置,用于将光源的出射光斑成像到整形和/或匀光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和/或匀光装置为导光棒,且该导光棒与复合抛物面集光器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和/或匀光装置为复眼透镜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未经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9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防潮LED灯具
- 下一篇:一种植物灯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