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纳米涂层的超声波及感应加热辅助的激光熔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2591.6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简明德;王乾廷;刘成武;雷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纳米 涂层 超声 波及 感应 加热 辅助 激光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复合纳米涂层的超声波及感应加热辅助的激光熔覆方法,包括激光器、预置层、基体、工作台、超声波振动器和感应加热线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基体预处理后把预置层放置在基体上,把放有预置层的基体放置在工作台上;激光器的激光头移动至基体的待熔覆位置;步骤20、开启感应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线圈加热基体以及预置层至200‑400℃;步骤30、打开激光器以及超声波振动器,激光器通过激光头对基体进行激光熔覆,超声波振动器对激光熔覆过程进行超声波辅助;步骤40、激光熔覆结束后关闭超声波振动器以及激光器;步骤50、关闭感应加热线圈;步骤60、取出完成激光熔覆的基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指复合纳米涂层的超声波及感应加热辅助的激光熔覆装置以及方法,还涉及一种在高温中抗磨损的纳米材料复合梯度热障涂层。
背景技术
激光熔覆技术是指以不同的添料方式在被涂敷基体表面上放置选择的涂层材料,经高能激光束使之和基体表面-薄层同时熔化,并快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与基体材料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从而显著改善基体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性等的工艺。
激光熔覆作为表面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因其具有界面为冶金结合、组织极细、熔覆层(预置层与基体激光熔覆完成后,称为熔覆层)稀释率地,厚度可控、热畸变小等诸多独特的优点,已成为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但其缺点在于:激光熔覆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及冶金过程,熔覆层在激光快速加热和冷却以及熔化凝固过程中极易产生拉应力,使裂纹敏感性大大提高。
传统的消除裂纹的方法:预热、缓冷、后热、加入稀土或合金元素、使用专用的抗裂粉末。然而使用预热炉或回火炉对熔覆试样进行预热和缓冷来减小裂纹开裂倾向,只能消除还未达到材料屈服强度的应力,而不能对大量已导致裂纹开裂的内应力产生影响,而且预热温度太高时,会使晶粒粗大,影响熔覆层组织性能。通过加入稀土或调整合金元素比例,增加熔敷层的韧性,可以降低裂纹敏感性,但同时也会降低熔敷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使用后热,以及专用的抗裂粉末增加工序与熔覆材料的复杂性。现有技术不能很好解决熔覆层在激光快速加热和冷却以及熔化凝固过程中极易产生拉应力,使裂纹敏感性大大提高的问题。
纳米粉末,其粉末粒度降低到纳米尺度,具有普通粉末材料不具备的特殊性质,由于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它与常规材料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异性能。引起世界观各国的广泛的关注。纳米粉末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纳米粉体易团聚以及易气化和飞溅,使熔覆层产生空洞、烧损、裂纹和剥落等问题。
梯度功能材料(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s,FGM)是两种或多种材料复合且成分和结构呈连续梯度变化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它是选用两种(或多种)性能不同的材料,通过连续地改变这两种(或多种)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使其界面消失导致材料的性能随着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而缓慢变化,形成梯度功能材料。与传统复合材料相比FGM有如下优势:可以大大地提高粘结强度,减小残余应力和热应力,代替传统的均匀材料涂层,既可以增强连接强度也可以减小裂纹驱动力。特别适用于抗高温及耐热冲击的熔覆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复合纳米涂层的超声波及感应加热辅助的激光熔覆装置以及方法,还提供一种在高温中抗磨损的纳米材料复合梯度热障涂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复合纳米涂层的超声波及感应加热辅助的激光熔覆装置,包括激光器、预置层、基体、工作台、超声波振动器和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激光器的激光头作用于所述预置层,所述预置层放置在所述基体上,所述基体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超声波振动器作用于所述预置层与所述基体,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围绕所述基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振动器作用于所述预置层与所述基体的上部。
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