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耐高压金属密封蝶阀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1981.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5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钱琪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市永安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53/10;F16K1/2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32243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定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座 镍铬合金材料 热处理 高抗氧化性 耐高压金属 热处理模具 冲压变形 冲压定型 冲压模具 化学性能 技术步骤 金属阀座 密封蝶阀 易加工性 抗疲劳 耐高温 再使用 冲压 加温 保温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耐高温、耐高压金属密封蝶阀的制造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步骤实现的:阀座使用具有易加工性、抗拉强度高、抗疲劳强度高、高抗氧化性、化学性能稳定的Inconel718镍铬合金材料,使用冲压变形工艺来提高Inconel718镍铬合金材料抗拉强度,再使用冲压模具确保产品的精确度,冲压定型后然后通过热处理模具,使阀座固定在热处理箱内;将阀座加温至300‑310摄氏度并保温1‑2小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消除冲压产生的内应力,同时提高金属阀座的抗拉强度、硬度,经过热处理后的阀座硬度可达HRC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密封蝶阀,尤其涉及这种耐高温、耐高压金属密封蝶阀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双向金属密封系列蝶阀,该新型系列蝶阀科学地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和优质材料制作,使该阀可靠性强,减少和避免了在使用期间的维修,使用寿命长,具有很好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手动双向金属密封蝶阀、电动双向金属密封蝶阀其技术性能和材质不但完全符合和满足于、而且还高于和优于国家的相关标准要求和技术要求,以及产品的验收、交货、安装和使用要求。
目前现有的金属密封蝶阀有软密封、金属密封、防火密封三种。软密封的阀座为非金属材料,受温度限制,最高工作温度不能超过230摄氏度,使用应用范围较小。防火密封为软阀座与金属阀座结合使用,主要目的是当阀门遇到高温时,非金属阀座被高温熔化后金属密封阀座同样可以发挥密封作用,应用范围有限。金属密封的阀座为金属材料,这种密封方式应用广泛,可以适应于较高的工作温度,适用于各类加工介质,但由于阀板和阀座均为金属,硬度相对偏高。
双偏心蝶阀也称为高性能蝶阀,主要适用于水厂、电厂、钢厂冶炼、化工、水源泉工程、环境设施建设等系统排水用,尤其适用于水道管路上,作为调节和截流设备使。和中线蝶阀相比,双偏心蝶阀更耐高压,寿命更长,稳定性好。与其它阀门相比较,随着口径规格的增大,所使用的材料就越轻,相应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但是由于中间有蝶板,且用于高压,其流体阻力会大于中线蝶阀及其它全通阀。现有的密封蝶阀会存在以下的结构问题:
由于阀座采用滚压成型,通过提高阀座的滚压变形率来提高阀座的弹性及硬度,但是,这种阀座由于壁厚不均匀,必须使用厚板材进行加工,而且金属阀座对尺寸精度及密封面的光洁度要求非常高,在滚压过程难免产生拉伤或尺寸精度偏差;通过滚压的阀座难免产生内应力,如果不通过热处理,阀门在应用于高位状态时,阀座内应力得到释放,从而产生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耐高温、耐高压金属密封蝶阀的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阀座使用具有易加工性、抗拉强度高、抗疲劳强度高、高抗氧化性、化学性能稳定的Inconel718镍铬合金材料;
使用冲压变形工艺来提高Inconel718镍铬合金材料抗拉强度;
再使用冲压模具确保产品的精确度;
冲压定型后然后通过热处理模具,使阀座固定在热处理箱内;
将阀座加温至300 -310摄氏度并保温1-2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消除冲压产生的内应力,同时提高金属阀座的抗拉强度、硬度,经过热处理后的阀座硬度可达HRC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阀座使用具有易加工性、抗拉强度高、抗疲劳强度高、高抗氧化性、化学性能稳定的Inconel718镍铬合金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市永安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启东市永安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1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