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的热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0060.3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锦程行星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10 | 分类号: | C21D8/10;C21D1/32;C21D1/18;C23C18/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221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 淬火回火工艺 球化退火工艺 真空热处理 化学镀镍 耐腐蚀 淋雨 正火 热轧 钢板 清洗 净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的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2)真空热处理净化;(3)化学镀镍;(4)热轧正火态的组织及硬度;(5)球化退火工艺;(6)淬火回火工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热加工过的钢管,相比市面上一般的钢板,具有韧性高,硬度高,耐腐蚀不怕淋雨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处理工艺,具体是指一种钢管的热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钢管一般采用加热到1160-1180℃,经穿孔生产为热轧管;或轧管球化退火后,再经冷轧、冷拔工艺生产出规格较小且精度更高的冷轧、冷拔管。现阶段高强度钢的热处理工序是在普通箱式炉中进行的,表面容易氧化、脱碳。如果表面的油脂不能完全清洗干净,加热后零件表面容易发生积碳,这些都会导致镀前酸洗量增大,容易造成基体在清洗的过程中大量渗氢且不易析出。钢管在斜轧穿孔时,毛管内表面金属变形剧烈,若其内部组织不好,则容易产生裂纹、内折等缺陷。采用锻坯、轧坯可以改善铸坯内部组织,提高塑性,消除穿孔时内表面的缺陷,但是无疑又增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的热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管的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无水乙醇清洗钢管;
(2)真空热处理净化:在真空度为5×10-3Pa的条件下,以280℃的温度加热35分钟,并保温55分钟后随炉冷却;
(3)化学镀镍:镀液的成分包括硫酸镍、次亚磷酸钠、柠檬酸钠和丁二酸,所述镀液中含镍量为5.8g/L,温度为90-95℃,pH值为4.8-5.0;
(4)热轧正火态的组织及硬度:钢管的终轧温度为820-840℃
(5)球化退火工艺:球化退火工艺加热到800-810℃,保温4-5h,然后关闭炉子,随炉冷却到550℃左右,出炉空冷;
(6)淬火回火工艺:淬火工艺加热到830-840℃,保温30min,油淬,淬火组织为马氏体+颗粒状碳化物+残留奥氏体,低温回火工艺加热到180-185℃,保温2-4h,出炉空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热加工过的钢管,相比市面上一般的钢板,具有韧性高,硬度高,耐腐蚀不怕淋雨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钢管的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无水乙醇清洗钢管;
(2)真空热处理净化:在真空度为5×10-3Pa的条件下,以280℃的温度加热35分钟,并保温55分钟后随炉冷却;
(3)化学镀镍:镀液的成分包括硫酸镍、次亚磷酸钠、柠檬酸钠和丁二酸,所述镀液中含镍量为5.8g/L,温度为90-95℃,pH值为4.8-5.0;
(4)热轧正火态的组织及硬度:钢管的终轧温度为820-840℃
(5)球化退火工艺:球化退火工艺加热到800-810℃,保温4-5h,然后关闭炉子,随炉冷却到550℃左右,出炉空冷;
(6)淬火回火工艺:淬火工艺加热到830-840℃,保温30min,油淬,淬火组织为马氏体+颗粒状碳化物+残留奥氏体,低温回火工艺加热到180-185℃,保温2-4h,出炉空冷。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锦程行星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锦程行星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环用高合金线材成型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退火炉炉辊换辊用移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