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9129.0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军;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德益邦(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覆式 再生 防水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结构的背水面采用钻孔注浆的方式,将防水材料注入到防水层的迎水面的一侧,使防水材料在压力下均匀展开并渗透到防水层的结构裂缝或空隙处进行填补修复,并使防水材料在压力作用下主动进入到防水层的迎水面一侧的覆盖层的破损处,对该覆盖层进行封堵修复;所述防水材料由A料和B料两部分组成,A料和B料同时注入并混合,其中:
所述A料为液体材料,包括:水45~70重量份、丙烯酸10~40重量份、乳液10~30重量份以及三乙醇胺5~10重量份;
所述B料为粉体材料,包括:氧化镁50~70重量份、微硅粉10~3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10~30重量份、甲叉双丙烯酰胺2~5重量份以及过硫酸铵2~5重量份;
其中,所述的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钻孔取样;了解保护层与防水层的深度,并确定注浆点;
(2)扩孔并钻到防水层,再安装注浆管,将所述注浆管的注浆出管的管口伸到防水层的迎水面一侧,并位于防水层与覆盖层交界的位置;
(3)注浆;
(4)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呈Y字形,具有两个注浆入管以及一个注浆出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入管的管口位置设有连接螺纹;并在注浆入管上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注浆出管的侧面设有橡胶密封套,所述注浆出管的端口用龟头挡盖遮挡,而且在端口的侧面开有出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为分体式结构,注浆出管的外表面整个长度上都设有螺纹,其一端能够与两个注浆入管的交汇处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向外侧延伸挡板,而且一个螺旋密封压盖也能够通过螺纹与所述注浆出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料包括:水65重量份、丙烯酸15重量份、乳液10重量份以及三乙醇胺5重量份;所述B料包括:氧化镁65重量份、微硅粉15重量份、丙烯酸树脂15重量份、甲叉双丙烯酰胺2重量份以及过硫酸铵3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选自丙烯酸乳液、有机硅橡胶乳液、苯丙乳液、硅丙乳液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覆式再生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为丙烯酸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德益邦(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德益邦(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91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内废旧装饰墙面的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开裂露筋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