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6233.4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磊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垃圾 硅酸盐水泥熟料 聚苯乙烯颗粒 氧化聚乙烯蜡 保温烧结砖 三聚磷酸钠 粉煤灰 石灰石 玻璃纤维 陶瓷废料 硝酸溶液 玉米秸秆 渣土 煤矸石 页岩 硅藻土 海泡石 石棉粉 铁尾矿 硬脂醇 沼液 黏土 淤泥 | ||
本发明公开了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包括以下组分:建筑垃圾、硅酸盐水泥熟料、黏土、陶瓷废料、煤矸石、粉煤灰、工程渣土、沼液、淤泥、石棉粉、海泡石、玻璃纤维、氧化聚乙烯蜡、硝酸溶液、玉米秸秆、三聚磷酸钠、硅藻土、硬脂醇、铁尾矿、页岩、聚苯乙烯颗粒、石灰石。本发明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解决了建筑垃圾得不到利用,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砖,具体涉及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建筑垃圾一般采用就地堆放或填埋于沟壑的方法进行处理,这就使得建筑垃圾得不到利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造成大量土地的荒废,破坏了自然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筑垃圾得不到利用,目的在于提供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解决建筑垃圾得不到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包括以下组分:建筑垃圾、硅酸盐水泥熟料、黏土、陶瓷废料、煤矸石、粉煤灰、工程渣土、沼液、淤泥、石棉粉、海泡石、玻璃纤维、氧化聚乙烯蜡、硝酸溶液、玉米秸秆、三聚磷酸钠、硅藻土、硬脂醇、铁尾矿、页岩、聚苯乙烯颗粒、石灰石。
本发明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保温烧结砖,解决了建筑垃圾得不到利用,污染环境的问题;以建筑垃圾制备烧结砖,降低了烧结砖的原料成本,提高烧结砖的强度。
所述的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0-30份建筑垃圾、10-15份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份黏土、10-30份陶瓷废料、10-15份煤矸石、8-10份粉煤灰、5-15份工程渣土、8-12份沼液、10-15份淤泥、3-8份石棉粉、3-8份海泡石、3-8份玻璃纤维、5-10份氧化聚乙烯蜡、5-10份硝酸溶液、10-15份玉米秸秆、2-5份三聚磷酸钠、5-10份硅藻土、3-5份硬脂醇、5-10份铁尾矿、5-10份页岩、1-3份聚苯乙烯颗粒、3-5份石灰石。
所述的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5-30份建筑垃圾、13-15份硅酸盐水泥熟料、20-35份黏土、25-30份陶瓷废料、13-15份煤矸石、8-10份粉煤灰、10-15份工程渣土、8-10份沼液、13-15份淤泥、6-8份石棉粉、6-8份海泡石、6-8份玻璃纤维、8-10份氧化聚乙烯蜡、5-8份硝酸溶液、13-15份玉米秸秆、3-5份三聚磷酸钠、8-10份硅藻土、3-5份硬脂醇、5-8份铁尾矿、6-10份页岩、1-3份聚苯乙烯颗粒、3-4份石灰石。
所述的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8份建筑垃圾、14份硅酸盐水泥熟料、30份黏土、28份陶瓷废料、14份煤矸石、9份粉煤灰、12份工程渣土、9份沼液、14份淤泥、7份石棉粉、7份海泡石、7份玻璃纤维、10份氧化聚乙烯蜡、6份硝酸溶液、14份玉米秸秆、4份三聚磷酸钠、9份硅藻土、4份硬脂醇、6份铁尾矿、8份页岩、2份聚苯乙烯颗粒、3.5份石灰石.
所述的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还包括以下组分:复合增塑剂、增强剂、pH调节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解决了建筑垃圾得不到利用,污染环境的问题;
2、本发明含建筑垃圾的保温烧结砖的原料成本低,强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磊,未经陈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6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