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及纺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1464.6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梅城;洪杰;马水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中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D5/08;D01D5/22 |
代理公司: | 南通物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5 | 代理人: | 胡燕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纳米 纤维 纱线 纺纱 装置 | ||
1.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该微纳米纤维纱线制备过程如下:
将两种成分的微纳米纤维,通过喷气纺纱装置上的两个熔喷口,一边通过将TPU和PP熔喷共混纺丝形成的微纳米纤维通过在V形容腔内做螺旋运动,随着快速气流的牵引、旋转,完成拉伸,另一边采用具有透明、隔热、吸声等功能的CQ-M81- PP纳米聚丙烯切片通过熔喷纺丝制取微纳米纤维通过在V形容腔内做螺旋运动,随着快速气流的牵引、旋转,完成拉伸,两个微纳米纤维在V形容腔旋转、加捻形成一根纱线;最后由引纱罗拉引出,经过导纱罗拉、卷绕罗拉卷绕成筒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采用两种组分,一种组分为TPU和PP熔喷共混纺丝,另一种组分为采用CQ-M81- PP纳米聚丙烯切片熔喷纺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纺纱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有V形容腔(2),所述装置本体(1)的侧部分别设有容纳微纳米纤维进入的第一熔喷嘴(3)和第二熔喷嘴(5),所述第一熔喷嘴(3)和第二熔喷嘴(5)处均设有热空气入口(4),所述热空气入口(4)与V形容腔(2)相连通,所述装置本体(1)的中部还设有多个压缩空气入口(6),所述压缩空气入口(6)与V形容腔(2)相连通,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部还设有多个减压排气孔(12),所述V形容腔(2)底部出料口下方依次设有引纱罗拉(8)、导纱罗拉(9)、筒纱(10)和卷绕罗拉(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容腔(2)的半径自上到下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容腔(2)中心与V形容腔(2)底部出料口同轴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喷嘴(3)和第二熔喷嘴(5)的上部均设有一个热空气入口,下部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压缩空气入口(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喷嘴(3)和第二熔喷嘴(5)下方均设有螺旋导流板(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容腔(2)的角度a范围是5°-60°。
9.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喷嘴(3)与第二熔喷嘴(5)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6)与V形容腔(2)轴线呈45-90°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中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明中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14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汽车离合器摩擦片无溶剂复合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长丝布